第四十三章:事业挑战
第四十三章:事业挑战 (第2/2页)“先看《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吧。”胡云曦送他到门口,“证据保全申请我今早递了,张立强的通话记录、工地监控,应该够法官喝杯茶的。”
回到办公室时,小吴抱着一摞新调的资料站在门口:“胡律师,宏盛三年前有过类似纠纷,对方律师也是李茂林......”他翻到某一页,“当时他们用的是'验收单未备案',结果败诉了。”
胡云曦把资料摊在办公桌上。夕阳透过落地窗,在“张立强”三个字上镀了层金。
她摸出手机给朱凯旭发消息:“今晚可能要加班,圆子留半碗就行。”
屏幕亮起,是他半小时前的回复:“冰箱第三层有你爱吃的糖炒栗子,温过了。”
庭审定在十一月十七号。胡云曦提前三天去法院交证据,在走廊碰到李茂林。
他拎着深棕公文包,看见她时挑了挑眉:“胡律师,王建国的钢材检测报告,我昨天拿到了。”
他从包里抽出一张纸,“硫含量超标0.02%,够他喝一壶的。”
胡云曦的脚步顿了顿。她想起王建国说过,钢材是按宏盛提供的规格生产的,检测标准里根本没提硫含量。
她摸出手机翻到聊天记录——七月十五日,宏盛项目负责人发的邮件里,技术参数表确实没写硫含量限值。
“李律师,”她把手机屏幕转向他,“您说的检测标准,是宏盛单方面加的吧?”
她指了指邮件末尾的电子签章,“合同里写的是'按行业通用标准',而行业标准里,硫含量限值是0.035%。”
李茂林的瞳孔缩了缩,很快又笑起来:“胡律师,法庭上见真章。”
十一月十七日的法庭飘着消毒水味。胡云曦的西装裙是浅灰格纹的,衬得脖子更白。
她把证据逐一呈给法官时,王建国坐在旁听席,工装洗得发白,却熨得笔挺。
“审判长,”她的声音像山涧的水,清凌凌的却带着力道,“送货单有宏盛授权代表签字,监控显示货物已实际交付,宏盛的检测标准超出合同约定......”她翻开最后一份证据,“这是宏盛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足以证明其有支付能力。”
李茂林起身时,西装袖口露出蓝条纹衬里:“我方坚持......”
“反对。”胡云曦打断他,“对方多次变更拒付理由,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她的指尖敲了敲面前的案卷,“从'验收单未签字'到'检测不达标',再到'经营困难',每次都是新说法。”
法槌落下时,胡云曦听见王建国吸鼻子的声音。
他冲她比了个“OK”的手势,眼眶红得像颗山莓。
下班时,朱凯旭等在律所楼下。他穿藏青羽绒服,手里的保温桶冒着热气:“陈姐说你赢了,我去买了酱鸭。”
他把桶递给她,“王教练准了我半天假,说'胡律师比跨栏重要'。”
胡云曦揭开盖子,酒酿圆子的甜香裹着桂花味涌出来。
她舀起一颗,咬开时蜜枣的甜汁渗进舌尖——和蜜月时朱凯旭塞给她的山莓不一样,是踏实的、久酿的甜。
“云曦。”朱凯旭突然说,“刚才在楼下,我看见你们所里的灯还亮着。”
他指了指十三层的窗户,“有个穿西装的男人在来回走,像在背什么。”
胡云曦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暮色里,十三层的窗棂上挂着明远律所的logo,暖黄的灯光透过百叶窗,把影子拉得老长。
她笑了笑,把保温桶往他怀里推了推:“那是小吴,明天要跟我去企业做合规培训,他在背劳动法条文呢。”
风卷着梧桐叶从脚边滚过。朱凯旭的羽绒服帽子滑下来,露出半枚婚戒,在路灯下闪着细光。
胡云曦挽住他的胳膊,往家的方向走。前面路口的糖炒栗子摊飘来焦香,她突然说:“凯旭,我今天在法庭上,突然想起云雾山的云海。”
“怎么?”
“云海看着软,其实能托住整座山。”她仰头看他,眼睛亮得像星子,“就像......就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