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勋贵和军功
第32章 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勋贵和军功 (第1/2页)“不对啊,姜先生!”
扶苏这才回过味儿来,又急忙说道:
“那要是这么说,既不能又要将藩王灭绝,又要施行郡国并行制,那这不是死棋了吗?”
“藩国一定要有,不然郡国并行制就白实施了,可若是和平削藩,那就会让大秦国库被掏空,这......总不能武力削藩吧?”
“我是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了。”
姜承奕摇了摇头:
“藩国的确需要存续,但不能这么存续......而大秦也肯定不能用自己的支出去供养藩国,这二者之间也并不矛盾。”
“这......”
扶苏觉得姜承奕在说谜语。
但是毕竟姜承奕说谜语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看姜承奕又开始享受起美食来,他也只能先自己思索姜承奕话语中的意思。
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问题所在。
藩国需要存续,这理应是基于大秦的角度想到的问题。
说到底,他们应该只是为了大秦而服务。
而大秦供养藩国,其实也不该是藩国思考的问题,而同样也应当是站在大秦的视角上所要去思考的问题!
他之前找不到解决方法,其实是因为他下意识把藩国当成了主导,站在了藩国的角度去思考。
他总是认为,这些拥有军功的人,或是那些勋贵的后代,就是理所应当要被大秦养着的。
可他们本就应当为大秦效力!
这份以劳动换来的荣誉和权力,让他们享受自然是没问题的。
但却不应该让他们毫无建树的后代也一并享受!
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重点,问道:
“所以先生的意思是,要让大秦取消封地的世袭罔替的做法,将分封变成更适合大秦的分封?”
姜承奕现在已经对扶苏的灵光一现见怪不怪了。
他擦了擦嘴,说道:
“不错,世袭制是最容易引发社会动荡的。这其实和现在大秦的朝堂制度一个道理,任贤选能总比世袭罔替、任人唯亲来得要好。”
“你得知道,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开国和军功!”
扶苏不动声色将自己的手伸进了袖口当中。
他的手此时已经开始止不住地颤抖了。
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开国和军功!
这句话几乎瞬间让他的头脑彻底清醒了起来。
整个大秦以武起家,老秦人更是全员尚武,所以对于军功和武勋这些东西格外看重。
但是大秦现在已经是个大一统帝国了,不再需要那么多武人去打江山了。
而是需要更多的文人去守成!
不过想到这儿,扶苏又蔫吧了下来:
“可是先生,七国征战数百年,除了勋贵之外,百姓多数都是目不识丁的,又怎么能为大秦做事?”
“先生的想法是极好的,不过却是并无施行的可能......”
扶苏心中生出一种挫败之感。
他在想,或许大秦从一开始的路走的就是错的。
以至于到了现在已经是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哪怕姜承奕给出了跳出国运周期律的法子,但还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不管是教育资源还是教育安排,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试错的。
并不是一拍脑门就能想到万全之策的。
大秦如今青黄不接,若是不继续重用勋贵士官,却也无人可用啊!
这大秦恐怕是注定要在某一日,因为某些他们心中清楚,却没法解决的问题而瞬间土崩瓦解了。
扶苏如今的心中百味杂陈。
他在想,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姜承奕。
那样或许还能解救大秦!
可他没想到。
姜承奕只是给了他一个白眼。
姜承奕被气得血气上涌:
“怎么就并无施行的可能了?你听我上课,不能听一节课忘一节课啊!我前面说的造纸术、藏书阁、学堂、夫子什么的,你全忘了?”
姜承奕气的话都要说不利索了,开始把自己之前讲过的内容翻出来,报菜名一般全都说了出来。
而扶苏则是先是一愣,随后大喜过望。
姜承奕这一句,似乎又将他和大秦拉出了黑暗,让他看到了光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