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不知那神仙可有名讳(求月票)
第77章 不知那神仙可有名讳(求月票) (第1/2页)“因为寿命、所求,皆不相同。”
老鹿山神坐在石凳上,笑看元丹丘,问道:
“若有朝一日,你可乘风揽月,遨游人间,寿有五百,当如何?”
元丹丘立刻说:“此为大快意。”
李白也这样想。
乘风摘月,游戏人间,这几乎是历代失意文人的浪漫。
三水和初一跑过来,蹲坐在阶前,江涉也静静听着,中年人更是肃容,院中几人都听着老鹿山神说话。
老鹿山神笑了笑,说:
“然则,亦有不足之处——”
“你须弃浮华之心,舍富贵妄念,根器上乘,无所欲求,遇名师相传,立德行根基,方可修成。”
“同时,你每日吐息打坐,潜心修道。”
“拥有的却越来越少。”
“随着修道有成,你终将会看到父母、妻子、儿女,甚至是你的孙辈……在你眼中消逝、消亡。”
“见故友身死,见同道中人凋零。”
“见自己寿数一日日减少,逐渐迫近天人五衰的时候。”
说到这,老鹿山神端起杯盏喝了口水。低下头的时候,杯盏挡住他的神情。没有停留多久,老鹿山神很快又把杯子放到一旁。
笑问:“是如何滋味?”
元丹丘只稍稍一想,心中便生出悲凉萧索之意,若是亲朋故友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那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由问:“不能把道法,传与家人和亲友吗?”
老鹿山神叹息一声。
“难。”
他指着元丹丘和李白,问起:“你们云游在外,为何不带上家人?”
两人有些懂了。
一时无言。
想起那邪道人,想起他那笔记里写的一生。又想起三水和初一提过的师伯,曾经也是闲云野鹤,一心问道的修行人,逍遥自在。
未见大道,已见求道之难。
老鹿山神道:“是以如今许多山门,想要收徒时,便从年幼童儿中找。无亲无故,无有挂碍,云梦山想来便是如此。”
中年人轻轻颔首。
李白看向三水和初一。
两人方才十岁,想来拜师的时候就更小了。
初一垂着头。
他想了想,说:“师父是在黄河水泛时收下我的,我是陈州人,家中长辈换了两斗米。”
三水坐在石阶上,她也知道自己出身,但从小在山上长大,对世事理解的不多:
“师父是见农家有将要溺死的女儿,从泔水桶把我捞出来的。”
又嘀咕说:
“听说山下有许多人家,都想要男丁。”
稚嫩的脸上颇为不服,她觉得自己飞举之术,就学的比初一好。
李元两人听着童言稚语。
一时说不出话。
中年人见他们心生萧然,又道:“两位不必挂怀,前辈曾说,求道难,做凡人也难……他们,已经是运道很好了。”
“某修行五十年。”
“虽资质平平,仍未成器,但也未曾辜负道途,也不辜负五十年前,拜师想要求道的自己。”
“想来幸甚。”
“而修行五十年,窥得大道一角,见识到天地之大。幸莫如此!”
中年人笑了起来,面上不见训导弟子时的严厉肃然,只觉得从容。
他看向江涉:“前辈以为如何?”
老鹿山神方才说了那般多,三水和初一也想知道前辈是如何看待修行和道法的,李白和元丹丘更是目光灼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