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道人与丹
第30章 道人与丹 (第2/2页)五月为恶月,毒虫滋生,有诸多禁忌。故而自五月初一开始,到五月五的端午,驱邪禳灾格外重要。
皇帝下了敕令,天下道观举行法会,不少僧人道士开始斋戒一月,不食荤腥,祈愿夏日平安。
乡野间也热闹起来,聚在一起采艾草和菖蒲,顺便爬山游玩。
街上也有开始兜售艾草的采药人,走街串巷叫卖。
“新鲜的艾草嘞——驱邪的艾草——”
“汉水边上的九节蒲,根如龙须一寸香——这位娘子,要不要买些菖蒲?回去也好泡酒,给家里避避瘟,小儿洗了不生疮。”
“今日买回来,到端午正好可以吃酒。”
说着,手下不停,麻利用草绳捆成一束,放在担子里。
吆喝道:“三文钱一束,五文钱两束。哎,五月恶月毒气生哟——”
“煮艾汤,浴兰芳,要买的趁早哟——”
采药人声音洪亮,他们或许不识字,甚至连自己的大名都不会写,遇到紧要事也只会按个手印。
但常年走街串巷叫卖,做些草药市易,这些吆喝说的极为明白,口齿清晰。
江涉穿行于市集间。
正是辰时,左右行人拥挤,好似整个襄阳城的人都出来了,小儿被父母托在脖子上,一只手紧紧攥着糖,好奇地歪着小脑袋打量。
元丹丘说的那道观,离这里也不过十几里路,在古代也真是很近的一段。
群山难以越,汉水难渡,十几里路在这时候人眼里,走个一二时辰就到了。
能见识这样的热闹,带着家中人一起瞧着稀罕,用碎布扎个香囊,亲眼见识到龙舟竞渡,再走十几里也是值。
江涉也慢慢习惯。
只要他想,在下一刻就会出现在庙观门前。
但只有一步一步走过的路,才是自己所见的风景。
他大可有时间,慢慢去看。何必急于用道法赶路,错过风景之美?
不然,恐怕就听不见这段吆喝了。
他,元丹丘,孟浩然三人行在路上。
元丹丘穿着道袍,让人瞧着稀奇,路过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偷偷瞧热闹。
元丹丘早便习惯了,打量四周,开口说:“我们先从这边走,今日有集,最是热闹。”
孟浩然在一旁。
“太白是喝了什么酒?这样厉害。昔年晋时杜康酿酒,刘伶饮之,大醉三年,莫非是喝的此酒?”
江涉笑。
“此酒名唤三日醉,若是大醉三年,便应当叫做千日醉了。”
“贫道看未尝不可。”元丹丘随口说。
几人行了一段时间,一个半时辰后,就出现在清虚观前。
门口站着一个穿着小袖道袍的道人,正立在树下数着钟声。
听到脚步和谈笑,以为是游人至此。道人依然在树下站着,慢悠游望着天上浮云,心里跟随空灵庄严的鸣钟数数,不紧不慢。
忽地听到唤声。
“连岳道长?”
“你这是等了多久?”
连岳偏头看过去,是元丹丘三人,元丹丘站在右侧,左边孟浩然他是熟悉的,中间却是个生面孔。
行了这么久山路,元丹丘和孟浩然鞋底都踩了不少灰尘和泥土。
这人衣裳很干净,一点尘埃不沾。
连岳道长收回目光,移动了下腿脚,缓慢走过去,笑笑:“没多久。”
他道:“客人请随我来。不知这位是……?”
元丹丘走了那么久,身子很累,却神采飞扬,心中爽利,丝毫不见疲态,他被连岳道人带着,几人一起迈进庙观。
“江郎君,这是连岳道长。”
元丹丘又侧过身介绍江涉。
口吻带上敬重。
“这位是江先生,便是我上次同你说过的高人。”
连岳道长眼睛略睁大了大。
一时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