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大明房商
第168章、大明房商 (第2/2页)朱慈炅握着马士英的奏章,有点晕。
要不要开放房地产业,朱慈炅有点拿不定主意。
这东西的好处是肉眼可见的,大明的流民问题不说全部解决,至少解决一大半,而且对皇店许多初生行业的拉动简直不可估量,还能将大明富商地里的银子挖出来。
可问题是,大明还没有建立这方面的有效监管体系,这东西一出问题都不是小问题。他们肯定是要贷款的,大明中产阶级的数量绝对支撑不起房地产的无序扩张,银行必然会被拉崩。
还有民工问题,搞不好就是暴动,逼死几个士绅朱慈炅不可惜,可是一旦烂尾政府要接盘的,大明的礼教传统可不允许政府耍无赖。
还有就是朱慈炅许诺了皇勋资本的利益,这还没赚钱呢,就直接给他们搞个竞争对手,公侯们绝对要跳脚。
“此事缓两天,朕再考虑考虑。集生去内阁时顺便看看两位阁老有没有空,如果朕请他们来钓鱼。”
陈子壮躬身告退,朱慈炅却已经没有了垂钓心思。
五千年历史在中国形成的政治思想,本质上便是一个治字,开拓创新的激进派往往是不受欢迎的。朱慈炅未继位前便是激进派,可如今他也开始向保守派靠拢了,开始追求稳中求进。
激进政策带来的附加效应越来越大,看似不动如山的朱慈炅内心多多少少都有些慌张,大明这艘破船开始向着未知的方向启航。
他用皇家资本皇勋资本和皇民政策将天下最强大的力量与自己绑定,皇位稳了,但反噬无处不在。
福王拿下的淮北盐场,本质上就是皇家资本侵蚀国家财产,只不过朱慈炅也在其中得利而已。这只是苗头,朱慈炅深知资本的贪婪,未来这样的事绝对会层出不穷。
皇勋资本为朱慈炅解决了最大的流民问题,相应的,朱慈炅就必须要保障他们的利益。否则,轻则撂挑子,重则换皇帝,无论哪一个,朱慈炅都不能承受。
皇民政策确实好,让朱慈炅的权力无限扩张,但这东西带给大明的动荡比流民起义还疯狂。卫所还没有完全整编,但兵部已经忙疯了,阎“鼻涕”申请来面见朱慈炅已经好几天了。
因为全国卫所都忍不了了,可整编全国,大明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更雪上加霜的是,原本打死不买的地主们也开始想通了,要把土地买给朱慈炅。
朱慈炅缓步走进了湖边凉亭,国家太大,他做的任何一件小事都会有无数连锁反应,更何况他干的全是大事。
朱慈炅的小手拂过石桌冰凉的桌面,耳边有湖风吹过的声音,身上是袖姨特意穿上的裘衣,但依然挡不住冷意。
重启元年快到了,朱慈炅只是身体幼小,他知道自己应该算是一个成熟的皇帝,可是他有些迷茫。他有些想念父皇,父皇不会遇到他遇到的事,因为所有的事都是他自己弄出来的。
王坤等人跟在朱慈炅身后,朱慈炅依然觉得孤单。他甚至怀疑两位阁老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他也不指望他们能给他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因为有些东西他注定没法告诉别人。
小短腿在向前走,却突然不知道要去哪里,但朱慈炅肯定自己不会躲在这四面漏风的凉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