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得偿所愿
第二百一十五章 得偿所愿 (第2/2页)“哦?”黄兵宪饶有兴致地问道:“那还有谁的功劳呀?”
“老大人容晚生从头道来……这注音符号源起于晚生当年习字未久,书写太慢。为了能跟上先生的速度,不得已用一些符号来简化记录。”苏录便朗声道:
“后来晚生的斋师张先生讳砚秋见了,鼓励并帮助我把注音符号彻底完善……没有他老人家把关,以晚生的水平,是不可能如此尽善尽美的。”
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少了张先生的……
顿一下,苏录接着道:“后来大老爷按临太平书院时,也是张先生将此注音方案献给大老爷的。”
“哦,果真如此?”贾知州看向卢知县。
“确实是那位张先生,代弘之将注音方案献给下官的。”卢知县点头道:“当时他只字未提自己的功劳,只说是弘之一人为之。”
说着有些感慨道:“后来我召见弘之,他便不肯露面了,但弘之这孩子感恩重情,就像今天这样没有贪功,原原本本禀报了张先生的贡献。”
“好,果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弘之遇上了一位好先生,张先生教出来一个好学生啊!”黄兵宪不禁大赞,看向苏录的眼神都柔和多了。
“那为什么没把张先生一起叫来?”贾知州问道。
“那人太犟,不愿意抢学生的功劳,便再也不肯露面。”卢知县苦笑道:“下官派人三顾茅庐请他来县里,都吃了闭门羹。他让人传话给我……真想感谢他就不要再打扰了,他只想安安静静地教书育人。”
“真是为人师表,高风亮节啊!”黄兵宪又赞一声,贾知州也道:
“人各有志,他不愿意出来也就不勉强他了,但我们可以旌表他嘛。”
说着吩咐一旁的幕友道:“回去后让州里给他送一块匾,再赏纹银百两,载入州志。”
“遵命。”幕友表示记下。
“兵备道也照此例。”黄兵宪也吩咐自己的随从。
苏录赶忙代张先生致谢,这下心里总算是好过些了。
“还有什么人的功劳,你也一并说来。”贾知州又笑道。
“当然主要还是靠大老爷慧眼识珠,率全县官吏教师全力推广,才有了今日之功。是以晚生只开了个头而已,万万不敢贪功!”苏录忙拱手道。
一番话说得卢知县、曹县丞等人心情大好,忙道:“弘之言重了,我们的工作谁都能做,但从无到有永远是最重要的一步。”
“呵呵,合江县在卢知县的教化下,上谦下让,已经颇有古仁人之风了。”贾知州十分满意,哪个领导看到下面人争功,都会头大如斗。
“但弘之漏了极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老父台在仅仅听取了汇报后,便力排众议,拨给县里两千两银子,不然以本县拮据的银根,哪能一下子新建百所社学,把注音符号推而广之啊?!”卢知县又正色补充道。
“是啊是啊!”众人忙应声不迭。
“哎,应该的。”贾知州这下更满意了,笑得合不拢嘴道:“教化百姓的大事,州里肯定是要全力支持的,何况老寅长的眼光肯定错不了。”
“事实证明,二位的眼光都很好啊。”就连黄兵宪这种严苛之人,都忍不住凑了个趣。
“哈哈哈!”大人们的笑声分外响亮。
~~
官方互吹结束,黄兵宪便对卢昭业道:“卢县尊讨个商量,借你十个教注音的先生一用,本官也要教教兵士们识字。”
“好说好说。”卢昭业求之不得。“下官回头就挑选二十位优秀者,送给兵宪挑选。”
“那也进献给州里二十人如何?”贾知州也笑道:“咱们不是说好了吗,合江县试点成功后,便在全州推行。”
“是。”卢昭业一口应道:“当初老父台全力支持县里,现在县里肯定要全力支持老父台的。”
“好!老寅长识大体顾大局!”贾知州竖起大拇指道:“本州文教大兴,指日可待!”
说着他跟黄兵宪交换个眼色,说出卢昭业梦寐以求的许诺:
“本州一回去,就会跟布政司汇报,为老寅长请功!”
“不错,卢知县实心任事、劳苦功高,前番有剿匪之功,此番又有教化之德,本官也会禀报中丞大人,请他好好奖励你的!”黄兵宪也沉声道。
“哈哈哈,黄兵宪都这么说了,老寅长高升指日可待!”贾知州笑道。
“下官多谢老父台,”卢知县竟扑通跪地,撅腚叩首,带着哭腔道:“多谢兵宪大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