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羊脂球”之夜!
第130章 “羊脂球”之夜! (第1/2页)第二天晚饭后,莱昂纳尔、莫泊桑等人并没有再去河中央的小岛,而是齐聚在左拉先生梅塘别墅顶层的书房里。
这里除了有一张巨大的橡木书桌之外,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花费1200法郎砌成的石头壁炉。
壁炉上方的墙上,则镌刻着左拉的座右铭——“无一日不写一行”。
莱昂纳尔看到这行字就向左拉先生竖起了大拇指:“爱弥儿,你的勤奋令我感到羞愧!
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把这行字刻在我家的壁炉上……”
虽然不知道莱昂纳尔为什么对这句座右铭格外关注,但左拉还是得意地笑了起来。
等众人都落座,端起了酒杯,点着了雪茄或者香烟,几道目光都集中在了莫泊桑身上。
轮到他讲故事了。
莫泊桑将酒杯放到一边,站了起来,踱步到书房正中央,用一种充满情感的声调开口了:“朋友们,爱弥儿的故事悲壮、深沉。
而我的故事,或者有那么些不太一样。它的主人公,是一个妓女,一个浑身上下圆滚滚、胖得要流油的妓女……”
莫泊桑刚说完这句话,左拉、于斯曼人就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并且促狭地笑起来。
亨利·塞阿尔甚至鼓励了一句:“居伊,这是你最擅长的——我对这个故事更加期待了。”
只有莱昂纳尔微笑不语,轻轻摇晃着手里的酒杯,静静等待世界名作的诞生。
莫泊桑虽然老脸一红,但很快恢复了正常,继续讲述了下去,语调时而带着讽刺的轻快,时而转为沉重的压抑:
“……鲁昂陷落了。城里弥漫着失败和恐惧的臭味。一辆获准离开占领区、前往勒阿弗尔的公共马车,成了十个人逃离地狱的希望方舟。”
“马车上的乘客包括葡萄酒批发商‘鸟’和他的太太,大商人加莱·拉马东先生夫妇,吕贝尔·德·巴莱维伯爵夫妇,民主党人格尔诺瑞,两个修女……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都是地方上最体面的一群人。”
随着莫泊桑的讲述,一个车厢里的小社会被活灵活现地勾勒了出来。
这些人包含了法国当时所谓的「上层社会」的主流群体——豪商、贵族、政客、教士(修女)。
莫泊桑的语气突然拔高:“但是,一个妓女,一个过早发福、胖得流油、就连手指头都丰满得很的妓女,也出现在这辆马车的车厢里,就坐在格尔诺瑞的旁边……”
莫泊桑详细描绘了这位妓女的样貌,从“丰满得要从裙袍里挤出来的胸部”“像红苹果又像盛开的芍药的脸蛋”,到“乌黑美丽的大眼睛”“小巧妩媚的嘴”,最后才说出她的绰号:“羊脂球!”
在一旁的于斯曼听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冒失地打断朋友的叙述,好奇地问他:“这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你在哪儿嫖……遇到的?我怎么没有见过?”
莫泊桑不满地瞥了他一眼:“我虚构的……好了,我继续讲了。”
接下来就是《羊脂球》里极为反差,也极为讽刺的一段——
车厢里的正人君子和他们的太太们,以及两个修女,都纷纷表达了对“羊脂球”的鄙视;
但是当他们饥肠辘辘,而“羊脂球”却从裙底拿出一篮丰盛的食物,并慷慨地邀请他们一起用餐时,这些道貌岸然的“体面人”,仿佛忘记了自己刚刚的姿态,毫无心理负担地开始大快朵颐,把一整篮的食物吃了个精光。
在莫泊桑的生动描绘中,“羊脂球”的朴素、善良,与“体面人”的虚伪、无耻,在这段叙述当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显然还不足以展现法国「上层社会」的丑陋一面。
莫泊桑依旧在娓娓道来,但声调却变得冷酷起来:“……然而,马车在托特镇被一名傲慢的普鲁士军官扣留了。
原因?很简单,也很无耻——他看上了羊脂球,暗示要她‘陪伴’一晚,否则全车人都别想走。”
令所有人——包括故事里的“体面人”们,与在书房里听故事的绝大部分人——意外的是,“羊脂球”愤怒地拒绝了,她虽然身份低微,但也有她的尊严和爱国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