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告庙
第二百三十二章 告庙 (第1/2页)一场罕见的暴雪湮没了秦川。
滚滚沉雷不断在天空炸开,硕大的雪密密匝匝涌下,弥漫了山水,湮灭了原野。
无边的嘭嘭嚓嚓之声从天际深处生发出来,直是连绵战鼓,敲打得人心颤。
雄视关中的长安城四门箭楼,顷刻间陷入了茫茫雪雾之中。
九里多宽的渭水河面的碧波滚滚,转眼便被暴雪封塞成了一马平川。
泾水、灞水、沣水、浐水、滈水、潏水、洛水,全部在辰光中被雪雕玉封,巍巍南山,苍苍北阪,尽被无边无际的白色帐幔覆盖。
骇人的雷雪暴,惊得无数关中百姓心惊胆战,有谚云:“冬雷震雪,遍地坟头”,“雷打雪,人吃铁”。
黎庶不知天地为何突然发怒,只能忧虑着望着无边雪幕,祈求苍天饶恕。
未央宫,宣室殿。
参政议政王大臣和中外两朝公卿大夫、列侯亲贵、宗室大臣受诏,不顾惊雷暴雪而至。
接着就得知了几乎被遗忘的太上皇陵见刀兵的震撼消息,甚至不等王公大臣回过神,更加震撼的消息传出,刀兵出自期门郎。
消息纷纭,综合起来,陛下的期门郎在太上皇陵杀人,血染大汉万年吉壤!
王公大臣肃然起敬,陛下,当真是太孝顺了!
前御史大夫李蔡买卖孝景帝阳陵空地,又期门郎太上皇坟头动土,王公大臣本以为陛下对活人非常苛刻,没想到陛下连死人都不放过,哪怕是自己的先父、先祖。
栎阳城是商、秦两朝龙兴之地故事,太上皇生死镇之,以保大汉国祚万年之说,孰真孰假,谁也不知,但大多数君臣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成想,陛下以实际行动证明那都是世人愚昧。
朝臣议论纷纷,刘据干脆将万年陵卫统领所呈奏疏、染血的期门郎铁箭镞传视外廷、内朝官员,彻底坐实了传闻。
“太上皇陵遭逢大恶,扰了太上皇万年吉壤清宁,实为后世子孙不孝,寡人本该立刻前往太庙祭拜,向列祖列宗告罪……”
刘据一开口,便为此事定下了基调,两朝王公大臣立时便安静了下来,脑海中不断回荡着四个字,“太庙告罪”。
周礼:“天子将出,类乎上帝,禋于六宗,望秩于山川,遍于群臣。巡狩则行,舍则居。“
自古以来,天子社稷之主,巡狩前需祭告太庙、群庙及社稷坛,由太祝主持牺牲供奉,对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实施分级祭祀制度,天子亲祭主要山川,次要山川委派史官用帛币告祭,前者是“亲告”,后者为“史告”,合为华夏两大祭祀。
亲告用牲,史告用币。
亲告也好、史告也罢,多是君主向天地神灵、列祖列宗告祭,述说自己的文治武功。
少有之时,也为“讨逆”,如商汤将伐桀,告天云:“余小子履履,汤名。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商尚白,未变夏礼,故用玄牡。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言桀居帝臣之位,罪过不敢隐蔽,已简在天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