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篝火照不亮的难题
第四十五章 篝火照不亮的难题 (第1/2页)“是那个独居的哈萨克族大叔吗?”林玘的话让黄璇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沉默寡言的身影。
她记得去年入户走访时见过的叶尔肯·巴依,老人总是独自坐在屋檐下,布满皱纹的脸上鲜少露出笑容。
五十年前,年幼的巴依跟随家族从伊犁河谷转场到赛里木湖,最终在查干陶勒盖定居。
如今他的儿子一家早已搬去城里,只剩老人独自守着老房子。
“他确实会做桦树皮手工艺品,”黄璇回忆道,“不过都是些早年做的老物件了。”
祁明远努力回想着:“具体是不是这位大叔我也说不准。当时是在村口遇见的,看起来得有七十多岁了。汉语说得还算流利,就是话特别少,我问三句他能回一句就不错了。”
林玘听完两人的描述,眉头越皱越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如果真是叶尔肯·巴依,事情就麻烦了。
据他所知,老人已经很多年没有制作新的手工艺品了,祁明远买到的那个杯子,很可能是他年轻时做的存货。
三人陷入沉默,谁都不敢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周围兴高采烈的牧民们。
此刻直播间爆单的喜悦被现实问题冲淡,化作沉甸甸的压力压在心头。
看到牧民们正围着篝火庆祝,欢笑声隐约传来,让他们三个人之间的气氛更加凝重了。
“这样,明天一早我就去巴依大叔家看看情况。”林玘终于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决断,说着她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思考各种可能性,“说不定老人家里还留着些存货,哪怕只有几十个,也能先解决一部分订单。”
夜色渐深,月光透过云层洒在草原上。
林玘说完后,就在心里盘算着各种应对方案,如果存货不够,就以手工制品需要精工细作为理由,向顾客说明要分期发货。
实在不行,或许可以请巴依大叔指导,组织村里的手艺人一起赶制。
但这一切,都要等明天见到老人后才能确定。
“行,你去问问看吧。”祁明远点了点头,声音有些低沉。
他此刻心绪纷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引发风波的桦树皮杯子。
这本该是件值得庆祝的好事,现在却变成了进退两难的窘境。
祁明远越想越自责,如果因为无法兑现承诺而让消费者失望,不仅今晚直播的心血会付诸东流,更可能连累整个查干陶勒盖的声誉。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网上可能出现的差评:“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这些字眼,此刻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事儿真不能怪你。”林玘看出他的忧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谁能想到这么个不起眼的杯子会这么火爆?”
而后,林玘也是接过那个桦树皮杯子,在手中慢慢转着圈端详着。
杯子的造型确实说不上精致,杯身歪歪扭扭的,树皮的接缝处参差不齐,把手更是歪斜得有些滑稽。
表面的树皮纹路粗糙斑驳,有几处还留着明显的刀刻痕迹,整个杯子就像是从哪个初学者的失败作品堆里捡来的。
“这……”林玘张了张嘴,一时竟找不出合适的形容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