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我们的界限
第四十一章 我们的界限 (第1/2页)祁明远没接话,而是听黄璇一一给自己介绍着。
此刻,黄璇带给他的吃惊,盖过了他看见货物的吃惊。
黄璇明明只是一个农业专家,但是她却能够精准的说出每一个物品来自于谁家,并且还知道其中的制作过程,这很难让祁明远不震惊。
“这是赛里木湖东岸哈日图热格家的熏马肠,用天山松木慢熏了七天七夜。那包风干牛肉是西岸查干郭勒牧场的,他家草场挨着温泉,肉质特别紧实……”黄璇指着车上的货物,如数家珍地说道。
“不是,你不是农业专家吗?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还有,你们还帮牧民们申请营业执照?甚至还帮他们进行包装售卖?你们还做这个?”祁明远最终还是没有忍住,问了出来。
在他的理解中,援疆不就是利用自身的专业,做自己专业内的事情?
比如,林玘是医生,那不就是用医术帮助牧民。
黄璇是农业专家,在这里推广湖北的农业技术,为当地带来新发展。
可是,来了以后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原来林玘和黄璇他们不仅仅只做他们分内的事情,还要做很多事情。
眼前的情况,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
黄璇擦了擦手上的奶渍,笑道:“在牧区,哪有那么清楚的界限?我们既然来了,看到牧民有需要,自然要帮忙。”
她指着货车上印着二维码的包装袋,“去年我们发现网上有人用劣质肉冒充赛里木湖牧区的风干肉,卖得比正品还贵。有些牧民一年的心血就这么被糟蹋了。”
她的声音带着愤慨,继续说道:“所以我们联合博州市场监管局,帮牧民们注册了‘赛湖牧歌’集体商标,每包产品都有专属溯源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牧场的实时监控画面。”
祁明远听着点了点头,对于这个举动,祁明远也是赞同的。
作为经常网购的人,他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那些标榜“原产地直发”的网店,发货的却常常是千里之外的食品加工厂。
“我们湖北援疆指挥部专门协调了武汉的冷链物流企业,”黄璇继续说道,“现在每周都有冷链专车从博乐发往华中市场。精河县的枸杞、温泉县的冷水鱼都在这个销售网络。”
说到这里,她眼睛一亮:“对了,精河县那边,襄阳来的‘雪莲花’支教团队的老师们最近晚上都在直播。除了风干肉、马肠子外,他们还给精河枸杞起了个新名字叫‘天山红宝石’,销量特别好。”
祁明远注意到,黄璇说起这些时,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连带着她晒得微红的脸颊都生动了几分。
“襄阳‘雪莲花’支教团队……”祁明远低声重复着,总觉得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可还没等他想起来,就看见黄璇眼中的光芒突然黯淡了下去。
她低头踢了踢脚边的石子,声音轻了几分:“你也知道,查干陶勒盖就这么大点儿地方,上面即便是想要帮扶也是条件有限……”
话说到一半又停住了,转而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祁明远:“所以你的直播对我们真的很重要。”
起初,她对祁明远的直播能力是存疑的。
但此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她也要紧紧抓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