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南下鹏城会老任
第227章 南下鹏城会老任 (第1/2页)康羽教授愉快地走了。
哪怕实验室掏出来的阶段性成果只是一个扫地机器人,王总都如此直接地表达了他对机器人/机器狗实验室的满意,那还有什么顾虑的呢?
没有了。
经费充足,设备任购,夫复何求?
康教授走的时候,特意把姜云韵给拎走了。
他生怕王总一时兴起,冷不丁详细询问起比类人型机器人项目还更麻烦的导盲问题智能解决方案项目。
类人型项目难就难在它的复杂性上。
不过只要集中经费、资源、人员,肯定能拿出较为亮眼的阶段性成果。
从而保持甚至增长类人型机器人的市场想象力。
导盲问题智能解决方案项目却不同。
它的难点既在于高精尖技术的攻关,也在于必须大幅度降低规模化生产的成本。
因为想要让绝大部分盲人买得起,就必须将生产成本压缩在一个极低的区间。
如此,售价才不会高到离谱,高到即便国家有相关补贴,盲人们也买不起的程度。
而目前的情况却是,从材料到零部件,再到制造,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成本都居高不下。
短时间内想要将导盲问题智能解决方案落地,并做市场培育和推广,不能说很难,只能说难如登天。
王诩看出来了康教授的小心思,却没有多想。
这一次巡视各大研发中心,本就只是为了表达他对大手笔投入研发的决心。
并非要催着大家尽快拿出能够市场化的技术成果。
不过他也不排斥,各大研发中心接二连三地拿出好东西的情况发生。
眼下摆在王诩面前的问题是,该如何处置扫地机器人项目。
还是那个问题,事业部或者子公司,并不是越多越好。
虽说扫地机器人项目拿到创投圈去,绝对能够撑起一家独角兽企业。
但是在群星科技的序列里,为扫地机器人专门设立一个事业部或者子公司,就显得不太划得来。
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会很高!
前有战略性认知平台,后有扫地机器人,王诩不由得重新思考起自己对星火研究院的定位,以及,对星光孵化中心的定位。
犹记得,李云瑞当初上任重新组建的市场部,便野心勃勃地提出将市场部改组为星光孵化中心的计划,想要做群星科技的黄埔军校。
单单一个从星光孵化中心走出来的“群星智家”智能家居事业部,无疑体现出了这一点。
“然而这还不够。”王诩心中自语一声,很快有了决断。
他让金明在江城研发中心找了一间会议室,然后通知星光孵化中心CEO李云瑞开一个远程视频会议。
待视频接通,王诩开门见山说道:“李云瑞,我决定重组星光孵化中心。”
“王总,请您直接吩咐,我一定全力完成您交代的任务。”尽管事情来得非常突然,李云瑞表现出的却是对总裁毫无保留的顺从。
伟大无需多言,忠诚也是。
王诩说道:
“我计划将星光孵化中心拆分为甲、乙、丙三部。
甲、乙两部都与星火研究院对接,承接星火研究院研发出的技术与产品的市场孵化工作。
其中,甲部负责孵化适合由集团直营的项目,如旋翼机和飞行汽车项目;
乙部负责孵化可以转移给集团友好企业的项目,如江城研发中心机器人/机器狗实验室推出的扫地机器人项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