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
第218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 (第2/2页)三期甚至近乎白菜价。
经过日夜赶工,一期工程进入尾声,二期工程的主体建筑完成了二分之一,三期工程也已经破土动工。
预计到明年的3月份,一期工程便能彻底完工,届时就能往里添置星火研究院的实验设备,和搬迁一部分实验室与项目组。
到明年的7月份,二期工程便能彻底完工,集团总部的各职能部门和部分直属事业部,就能搬进新家。
到后年的3月份,三期工程便能彻底完工,集团所有部门、子公司,均能在一起办公。
当然了,能够在一起办公,不意味着必须在一起办公。
为了更好的发展,集团鼓励各事业部、各子公司将它们的主体部分迁往更合适的地方。
比如数据中心与云服务事业部,主体部分便设在黔省,只在集团总部保留相应的办公区。
性质有些类似于各地各级政府的驻京办。
新能源汽车事业部的主体部门,也拟迁往魔都或帝都。
在群星科技园工地上简单逛了逛,了解了一番工程进度,王诩便去到了黄花国际机场,直飞长安。
这一次,他巡视五大研发中心的顺序,是长安、帝都、魔都、庐州、江城。
然后从江城飞往琼州,考察琼州研发中心的选址。
经过思考,琼州研发中心如果顺利设立,初期的主要研究方向,依然定为材料与化工。
只不过材料与化工的范围要进行拓展。
至于能拓展到哪个层次,就看能拉到哪些院士级大佬,和充实多少科研新星了。
2个多小时后,飞机降落在长安。
常驻长安的齐望春和夏至一同前来接机。
这两人一个负责星穹军工,一个负责星宇无人机,在涉及到无人机的研发力量的争抢上,人脑子都快打成狗脑子了。
好在两人斗而不破,争归争,抢归抢,并没有影响到无人机相关技术的研发。
甚至,良好的内部竞争氛围,反而促使无人机研发团队不断做出了新的成果。
王诩巡视五大研发中心第一站定在长安,便是因为云玉瑶的建议。
她负责的无人机导航控制和遥感载荷实验室,与从星火研究院总部和另外四大研发中心整合到长安的无人机研发团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知道无人机研发团队最近做出了大的突破。
在机场简单寒暄几句,王诩便直奔长安研发中心,视察工作。
休息?
下班之后有的是时间休息。
接风洗尘?
在头等舱美美睡了一觉的王诩表示,坐飞机一点也不累。
到了长安研发中心,王诩此行的视察重点虽然是无人机,却也雨露均沾,听取了其他实验室、项目组的汇报。
包括他寄予了厚望、却主动决定今后不使用最高性能的永不空军的鱼竿。
然而王诩没有想到,这一次长安之行,给他带来最大惊喜的不是无人机,而是一款样貌朴拙的旋翼机。
什么是旋翼机?
前世19年之后,国内军迷对它有个俗称,空中三蹦子。
“谁来给我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王诩想起前世在军、民两大市场均有不俗潜力的空中三蹦子,立即起了好奇心,指着样貌朴拙,呃……丑陋的旋翼机说道。
听到王总的询问,齐望春和夏至争先箜篌喊道:
“王总,我来给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