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太子之争,灵帝之问
第186章 太子之争,灵帝之问 (第1/2页)建宁二十五年,天下各地都十分的平和,历史中的那些“英雄”人物们也纷纷展露头角,比如幽州的公孙瓒——他依旧是拜师大儒卢植,而后凭借着自己优秀的面容,以及大儒卢植弟子的身份找到了一个好岳父。
于是,在建宁二十五年的这一个秋天,他便成为了幽州仅次于刘虞这个州牧、以及幽州郡守的偏将军,并且顺利的坐上了幽州的第三把交椅。
而在遥远的颍川,几个青年男子也展露出了头角,被举荐为孝廉,前往长安城为官吏,其中颍川荀氏的几位大才——号称荀氏八龙的几位,也都已经抵达了长安城这个看似平和的战场。
自汝南而来的袁绍、袁术两兄弟,凭借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仅次于陈氏的“门生故吏”,成功的在长安站稳脚跟,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当然了,这一个版本的历史中,曹操不再是袁绍的小弟了,也不再是试图攀附袁氏的一个小小宦官之后了。
他成了整个长安的“双雄”之一。
长安双雄——即皇叔刘玄德、长安令曹孟德。
这是天子面前的两个大红人。
袁绍甚至都需要攀附这两位——只是很可惜的是,相对于原先版本曹操攀附袁绍的简单而言,这一次的袁绍想要攀附上曹操实在是太难了。
这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当初的袁绍虽然顶着袁氏子弟的名头,甚至还有袁氏嫡子的身份,但他却不是真正的嫡子,更不是袁氏的继承人。
袁氏的继承人是那个名为袁基的人——在袁基被董卓杀死之后,袁氏的继承人就成了袁术。
简单而言——就是一个大集团不能继承家业的次子。
他虽然可以打着自己老爹和自己家公司的旗号去创业招人,但是想要直接继承自己家集团以及那群忠心耿耿、且十分有能力的“手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需要“招揽贤才”。
所以他需要曹操。
但如今的曹操需要袁绍吗?不需要。
要人手?他的背后有着曹氏以及曹氏宗亲的全力支持——整个家族的兴旺都可以押注在这个已经洗白上岸的人身上,简直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袁绍再怎么是所谓的四世三公,他能有自家亲戚忠心不会背叛?
笑话。
要人脉?他的背后第一座靠山就是皇帝,第二座靠山更是一座庞然大物——那个名为陈氏的存在。
要钱?
还是那句话,曹氏积累了那么多年的钱财,他的大父,那位天子身旁的内侍,备受天子信任的心腹,他到底积累了多少财富,都是外人不能够知道的。
所以,在这个历史中长安城已经可以说是搅弄风雨的时期,这些原本搅动风云的人却都在老老实实的等待着,等待着一个机会。
入宫做了尚书台小吏的荀攸、荀彧两叔侄同样如此,他们也在蛰伏。
而除却这些人?
其余的真正的寒门子弟,只能够远走他乡。
为什么?
因为在这个落后的封建时代,权力只通过母婴、姓氏、以及裙带三样东西进行传播。
真正的权力中心,从来容不下外人。
.........
凉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