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太辣眼睛了
第六十一章 太辣眼睛了 (第1/2页)中午回来的路上,苏超顺便去取了点钱。
他在歌厅唱歌,四次赚到将近一万块钱。
昨天晚上收获也不错,光是花篮就一堆,直接两千多块钱到手。
之前陈健添那边给他五千块钱安家费。
加上培训班这边十九个学员,去掉一个当托的周讯,十八个一共交五万四千块钱。
这些累计差不多就有七万了。
不过,办培训班花钱也不少,光是场地租金就支出快两千块钱。
置办设备也花了两千多。
何冰、段易宏、李解的课时费大几千。
请客吃饭花好几百,还给吕布他们发几百块钱工资。
总得算下来,办培训班至少要花费一万多的成本。
当然,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花一万赚五万,这买卖肯定属于暴利。
“超哥回来了,就等你回来开饭。”
小院附近比较方便,小吃摊或者小饭店到处都是。
黄博去买了几个菜,加上包租婆帮忙烧的几条鱼,今天的午餐不是一般的丰盛。
几个人终于脱离了馒头蘸调味包的命运。
他们还发明了新吃饭,往豆豉里放一些猪油,然后加热,就能又香又下饭。
可惜,架不住今天有打劫的。
“校长,你早上买的鱼可以分我们一点尝尝吗,真的好香啊!”
郝蕾在门口露出个脑袋。
学员基本上也都是买回来吃。
那间教师候场室、活动室,也允许学员们在里面吃饭。
如果不怕热,还可以到小院树荫下的小石桌上去吃。
郝蕾她们住一间宿舍。
她们把饭买回来,就在自己的宿舍吃。
她们有自己的电风扇。
正好谈及校长早上去菜市场买的鱼。
大家就怂恿郝蕾去讨一条过来打牙祭,毕竟整个小院都能闻到红烧鲫鱼的香味。
“钓的,钓的!我亲手钓的,艹,你明天早上五点起来跟我一起去钓鱼!”
苏超怒了。
在这些学员眼中,他到底还是成了空军佬。
“啊,对对对,钓的,”郝蕾很乖巧:“那能不能分我们一条鱼呢?”
“算了,你们夹走一条吧!”
苏超在这方面很大方,人家都承认是他钓的了。
而且不能干违背妇女意愿的事。
“嘻嘻,谢谢校长。”
郝蕾夹走一条鱼,美滋滋的跑了。
没多大会,她又端个碗进来,里边居然是半碗京酱肉丝。
也算是一种礼尚往来。
“这同学不错,挺厚道。”
郭晓冬夸赞道。
苏超一脸古怪的看着他,知道太多后世的事情也不好。
电影看多了,很多事情都容易联想。
“咱们培训班成功办起来,大家都有功劳,这是给你们的奖金,别嫌少,后续不会亏待大家。”
苏超一人发一张百元大钞。
相比较他培训班赚的,这点钱肯定不多。
但是员工和老板比收入,那肯定没法比的,如果老板收入和员工差不多,那事业也差不多走到头了。
“谢谢超哥!”
吕布第一个上去接过钱。
这也算是一种表态,如果你坚决不要,那就说明你对于这种分配方式不满。
黄博等人也陆续接过钱。
“来,咱们敬超哥一杯!”
郭晓锋对于这个奖金非常满意,有种惊喜的感觉。
苏超一个月给他们发两百块钱工资。
随手就给他们发半个月工资的奖金,让他们这个月赚到三百块钱。
绝对称得上是慷慨大方了。
他们之前每天一大早去蹲龙套,跑不到龙套就打零工,一个月下来也就一两百块钱。
更何况还得自己交房租。
现在几乎包吃包住。
跟着苏超混,三天饱九顿。
“后边肯定越来越多……大家没事的时候给家里打个电话,手里宽绰就寄点儿钱回家……”
苏超取钱的时候,给家里汇了一千块钱。
这年头做不到一个户办两个存折,然后进行异地存取。
大部分出门打工的,都是先把钱藏起来,返乡的时候贴身带着,和火车上的小偷斗智斗勇。
苏超用之前办的暂住证加上港资单位开的证明,顺顺当当办了一个本地银行账户。
这样就能在京城存钱取钱。
经历过后世各种跨行、异地、网络的便利,现金是苏超又爱又恨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