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 章 唐人街
第228 章 唐人街 (第1/2页)当汽车经过金门大桥时,整个战狼团的士兵都被惊呆了。
在1943年的华国,水泥都不太普遍的情况下。
漂亮国竟然造出了,跨海的钢缆大桥。
整个大桥跨度达到了2700多米,花费超过3700万美元。
这可是1933年的物价,这时候正处在漂亮国大萧条的时期。
1公斤牛肉还不到还不到0.2美金,工人每个月的工资都不会超过50美元。
向北的车辆在交了0.6美元后开上了大桥。
漂亮国的过桥费还是蛮贵的,一次通行就差不多耗费6斤牛肉。
当卡车开上大桥后,众人也对桥上的风景赞叹不已。
张强指着远处的一个岛屿说,“大帅,快看那边还有一个小岛。小岛上怎么还有建筑?”
向北黑着脸说:“那个岛上的建筑是监狱。是专门关押重刑犯用的。”
张强盯着不远处的小岛:“大帅,什么级别的犯人才会关到这样的岛上?”
可向北在想,“像我这个级别的就可以了,这就是向北曾经住过好几天的恶魔岛,而且还住的是小号。”
当三辆卡车来到旧金山的唐人街,街上异常繁华。
要不是有不少的外国人在街上路过,你会错认成是沪市的某条大街。
整条街上都是华国元素,餐馆的房檐上飞檐斗拱,墙壁上绘画着传统的华国图案。
整条街的店铺牌匾上都是华国的文字。
中午11点,向北众人就进入了一家叫做太平楼的中餐馆。
餐馆不大上下两层,一层有10多张散台,2楼有五六个包房。
这个时间餐馆里没有用餐的人。
这么多人刚到唐人街,向北不想太招摇,就在楼上要了5个包间。
老板是一个40多岁的广东人,讲着一口地道的粤语。
可老板就是不会普通话,倒是英文能冷不丁的整出几句来。
这个时代的唐人街,普遍流行广东话。会讲普通话的人很少。
而且很多华裔,都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大部分都是广东沿海的移民的后裔,也就是当初来挖矿和修铁路的那批人。
张强上去和老板沟通了半天,两个人还是鸡同鸭讲。
看来战狼团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学点粤语和英语。
万幸的是战狼团里面,有一个广西北海人叫黄庆年。
在桂东南地区,如南宁,北海,玉林等地都会讲粤语。
1937年的时候黄庆年去北平做生意,货物被鬼子抢了。
货物被抢了黄庆年就破产了,本来打算回广西老家。
走到山东盘缠就花完了,正好遇见同盟军征兵就参了军。
点菜的事情交给了黄庆年和张强,向北就陪同着几十个人去了楼上。
来漂亮国的时候,所有战狼团的成员。
都被严令告知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得透露自己是来自华国的同盟军。
无论是谁将自己,或者战友的身份泄露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