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章 荀夫子来了(二)
227章 荀夫子来了(二) (第1/2页)荀夫子已经沉浸在"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的段落中。老人时而击节,时而顿足,读到"坚持雅操"时,竟老泪纵横:"多少圣贤穷经皓首,所求不过如此!"
荀夫子胸前的白须还在微微起伏,老人将那份《千字文》抄本仔细折好,藏入贴身的锦囊中。张良注意到老师藏书的动作——那锦囊用的是齐国宫廷特有的双面绣技法,已经磨得发白。
"教材之事..."方铭等老人呼吸平缓后开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上的木纹,"还请诸位先生先将想教的内容撰写成稿。"
惊鲵适时呈上几卷空白的白纸。荀夫子接过时,发现白纸已经用特殊药水处理过,散发着淡淡的防蠹草香——这是皇家书库才有的规格。
"所有教习都要交?"张良的指尖在逆鳞剑鞘上轻轻敲打。
:"没有例外。哪怕是教孩童捏泥巴的手工课。"
荀夫子突然笑出声,紫檀木杖在地上点了三下:"好个'捏泥巴'!当年孔圣教六艺,可没说过要交什么教案。"话虽这么说,老人却已经取过毛笔,在砚中蘸饱了墨。
"时代不同了。现在讲究循序渐进。"
"学生共四百四十八人。"方铭继续说道,"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四。"
荀夫子正在书写的手顿了顿,墨汁在纸张上晕开一个小点:"如何分班?"
"一班一百二十人,多是官宦商贾子弟。"方铭取出名册,指着上面朱笔圈出的名字,"这些孩子早开蒙,能诵《诗》《书》。"
张良注意到名册边缘标注着各家关系:李斯侄孙、蒙恬外甥、儿子、王贲的儿子等等
"剩下的归二班。"方铭翻到后几页,那里密密麻麻写满了市井子弟的名字,"从识字教起。"
"你确定..."荀夫子的话说到一半停住了。因为他看见方铭从案几下取出个木匣,里面整齐码放着三百多支毛笔——笔杆上刻着每个孩子的姓名。
"二班用这个。"方铭取出一支略显粗糙的笔,"笔头是改良过的狼毫,适合初学者握持。"
张良突然问道:"若有人抗议分班不公?"
"凭本事分班。"方铭的枣木簪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半年后重新考核,能者进,庸者退。"
荀夫子突然大笑,笑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老人提笔在纸张上写下"有教无类"四个大字,墨迹淋漓如龙蛇竞走:"好个'凭本事'!这才是真儒家!"
荀夫子的紫檀木杖"咚"地杵在地上,老人起身时带起一阵松墨香气,"学宫现在能看么?"
方铭从腰间解下一块玄色腰牌。青铜打造的牌面上浮雕着二十八星宿图,天河的位置嵌着一粒罕见的蓝田玉:"持此物可通行各处,包括藏书楼密阁。"
"好!好!"荀夫子接过腰牌时,袖中滑出一卷竹简,正是方才记录的教案。老人随手将其塞给张良:"你先与方大人商讨细则。"
方铭连忙拦住转身欲走的荀夫子:"夫子且慢!已近午时,不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