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万历三大征之哱拜叛乱2
第311章 万历三大征之哱拜叛乱2 (第1/2页)光幕并未因洪武君臣的震怒而停顿,反而将叛乱推向了更高潮!
【哱拜彻底撕下伪装,黄袍加身,自称“哱王子”!叛军席卷宁夏全镇,河西四十七堡尽陷!唯北路平虏所,在参将萧如薰死守下屹立不倒!叛军渡河,引河套著力兔、宰僧等蒙古部落入寇,烽火燃遍陕甘!】
画面:
宁夏镇城,昔日总兵府已被装饰得如同王府。哱拜身着明黄色的袍服(形制粗陋却野心昭彰),高踞王座之上,接受着刘东旸、哱承恩、哱云、土文秀、许朝等人的跪拜。他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亢奋,大手一挥:“传檄河套!告诉著力兔、宰僧!陕甘沃土,予取予求!共分天下!”
铁骑突出!哱承恩、哱云率领叛军精锐骑兵,如同蝗虫过境,冲出宁夏镇,扑向周边堡寨!烽火台接连燃起,黑烟直冲云霄!一座座堡寨在叛军猛攻和内奸接应下陷落,守军或死或降,百姓惨遭蹂躏!
平虏所城头。年轻的参将萧如薰甲胄染血,却站得笔直如松!他挥舞着战刀,声音嘶哑却坚定如铁:“人在城在!誓与平虏共存亡!放箭!滚木礌石!”城下叛军如潮水般涌上,又被狠狠砸下!小小的平虏所,在叛军的狂潮中,如同惊涛骇浪中的礁石,顽强屹立!
黄河岸边,蒙古骑兵在叛军引导下,呼啸着策马涉水,刀锋直指花马池!边关告急的狼烟,一道接着一道,撕裂了西北的天空!
“好!好个萧如薰!真虎将也!”一直沉默观战的朱棣,此刻猛地喝彩出声,眼中爆发出激赏的光芒!他看着光幕上那个浴血奋战、死守孤城的年轻将领,仿佛看到了天幕上自己儿子朱高炽在北平守城时的影子。“危难之际,方显忠良!此子,当大用!”他忍不住赞道。
蓝玉的关注点则在另一方面,他死死盯着哱云率领的那支叛军骑兵冲锋的阵势,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随即又化为不屑:“哼!这哱家的小崽子(哱云),骑术倒有几分我蒙古铁骑的影子!冲阵也够狠!可惜,遇上的官军更是一群草包!若老子的老营在此,一个冲锋就能把他们碾碎!”话虽狂傲,却也点出了叛军骑兵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
光幕画面急转,朝廷震怒的反应与大军云集的场景扑面而来:
【朝廷急命兵部尚书、总督魏学曾持尚方宝剑赴宁夏!升朱正色为巡抚,董一奎为总兵,萧如薰擢副总兵!调宣大、山西、辽东、浙江精兵,甚至南方苗兵!悬赏格:擒献哱拜父子,赏银二万,封龙虎将军!】
画面:
紫禁城,万历皇帝在御座上拍案怒吼,一道道调兵圣旨如同雪片飞出。
九边重镇,精锐明军开拔!辽东铁骑(李如松、李如樟兄弟统率)马蹄如雷;宣大边军甲胄铿锵;南方苗兵悍勇的身影出现在北地风沙中。
总督行辕。魏学曾,一个面容清癯却眼神坚毅的老臣,郑重接过内监捧来的尚方宝剑。他展开巨大的宁夏地图,手指重重戳在宁夏镇城的位置,眉头紧锁。
然而,接下来的画面却让洪武君臣的心又提了起来。
【官军进展迟缓!魏学曾心忧城中数十万生灵,拒用水淹强攻,欲行招抚离间之计,均告失败!叛军负隅顽抗,官军顿兵坚城之下,数月无功!】
画面:
使者叶得新、张杰先后入叛军盘踞的宁夏镇城,或劝刘东旸杀哱,或劝哱拜杀刘。画面中,刘东旸与哱拜虚与委蛇,背后却各自冷笑。
城内,哱拜与刘东旸、许朝等人看似把酒言欢,实则各怀鬼胎,眼神闪烁间尽是猜忌与杀机。
城外官军营寨,魏学曾夜观星象(或对地图长叹),脸上是深深的忧虑与不忍。他最终下令在黄河筑坝,却迟迟不肯决堤。洪水在堤坝后蓄积,如同悬在叛军和城中百姓头顶的利剑。
“迂腐!妇人之仁!”朱元璋看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须发皆张,指着光幕上的魏学曾厉声怒骂,“打仗岂是请客吃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城中三十万百姓?哼!等叛军站稳脚跟,勾结的蒙古鞑子越来越多,死的何止三十万?!整个陕甘都要糜烂!为将者,当有霹雳手段!该淹就淹!该杀就杀!拖拖拉拉,徒耗钱粮,损我士气,长贼威风!废物!误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