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老朱看谁都是司马懿3
第299章 老朱看谁都是司马懿3 (第2/2页)这声怒吼,如同无形的枷锁,瞬间勒紧了所有人的脖颈。
殿门之外,远离御座威压的洪武朝臣子们,趁着殿内死寂,才敢用几乎耳语的音量,交换着劫后余生般的战栗与荒诞感。
“我的天爷……”
兵部尚书抚着胸口,心有余悸地瞥了一眼紧闭的殿门,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难以置信的恍惚,
“天幕上那海瑞,骂皇帝……骂得跟教训自家不肖子孙似的!嘉靖爷居然没把他剁碎了喂狗?还……还让他当了一省巡抚?!这要是在咱洪武朝……”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后面的话不敢说出口,但意思不言而喻——早被陛下剥皮实草,挂在衙门口风干了!
旁边的户部侍郎凑得更近,几乎把嘴贴到同僚耳朵上,声音细若蚊呐,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近乎羡慕的苦涩:
“何止啊!你看那万历朝的官儿……胆子都肥成什么样了!敢跟太监头子勾肩搭背,敢收三万两黄金的贿赂!那张居正,眼皮都不眨一下!咱们呢?”
他苦笑一声,满是自嘲,“咱们多报一石粮的损耗,都得提心吊胆,夜里做噩梦梦见锦衣卫踹门!这……这他娘的简直是两个世界!”
周围的几个官员闻言,脸上也都露出心有戚戚焉的复杂苦笑,纷纷点头。
是啊,洪武朝的官,做得憋屈,做得胆战心惊,头顶悬着的那柄名为“洪武”的利剑,冷酷无情。砍头、剥皮、族诛……明明白白。
若真生在天幕里那个看似“宽松”实则波谲云诡的万历朝?张居正收黄金没事,高拱说句话就完了!这水,太深太浑!
“肃静——!”一声尖利如刀的呵斥骤然从殿门内传来!守门的内侍宦官眼神如电,冷冷扫过这群交头接耳的官员。
如同沸水泼雪,瞬间死寂!
刚才还在苦笑的官员们,脸色“唰”地变得惨白,齐刷刷地以最快速度匍匐在地,额头紧紧贴着冰凉的金砖,身体僵硬得如同石雕鹌鹑,连呼吸都屏住了。
殿内那位洪武大帝的雷霆之怒犹在耳畔,谁敢在这当口触霉头?那真是嫌自己脖子上的皮肉长得太结实了!
天幕并未因洪武朝君臣的复杂心绪而停止流转。
黯淡的光影重新变得清晰、明亮。场景豁然开朗,不再是病榻阴云或朝堂倾轧,而是气势恢宏的朝堂议政,或是广袤田野间清丈田亩的繁忙景象。
张居正身着象征首辅权威的仙鹤补服,立于百官之首。
他面容依旧清癯,但眉宇间那股沉静已化为一种手握乾坤、挥斥方遒的摄人威严。
他手持奏疏,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地陈述着一条条关乎国计民生的改革方略——考成法以肃吏治,一条鞭法以均赋税,整顿驿递以节国用……
光幕用快速闪过的画面展示着这些政策推行的场景:驿站里盘查勘合的吏员,田野间重新丈量土地的胥吏,河道上疏浚的民夫……一派革故鼎新、力图振作的气象。
朱元璋站在御阶之上,身体前倾,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穿透了时空的阻隔,死死钉在天幕中那个挥斥方遒的身影上。
他看得异常专注,眉头时而紧锁,时而微展,仿佛在艰难地解读着一部深奥而危险的典籍。
张居正那沉稳有力的声音,那清晰明了的方略,那似乎卓有成效的变革场景……这一切,与他记忆中那个在阴暗密室中摩挲金锭、与阉宦密谋构陷同僚的权臣形象,激烈地冲突着、撕扯着。
奉天殿内落针可闻,只有朱元璋那粗重的、带着困惑与挣扎的呼吸声隐约可闻。
他死死盯着张居正那双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智慧与力量的眼眸,嘴唇无声地翕动着,最终,一句近乎梦呓般的喃喃自语,带着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沉重,低低地逸出,消散在空旷的大殿中:
“治国有奇才……篡国有大谋……张居正啊张居正,你究竟是那篡魏的司马懿……还是……”他的声音顿了顿,带着一种连自己都感到心惊的审视,“……还是另一个霍光呢?”
最后那个疑问,轻飘飘的,却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朱棣的心口,也砸在寂静的奉天殿每一个角落,留下无尽的回响与彻骨的寒意。
天幕的光映照着朱元璋阴晴不定的脸,那上面交织着的,是帝王对权柄最深的猜忌,以及对一个复杂灵魂罕见的、近乎痛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