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291章 无为而治惹怒朱棣

第291章 无为而治惹怒朱棣

第291章 无为而治惹怒朱棣 (第1/2页)

奉天殿前,光幕上流淌的文字,正为大明一百五十年后的那位隆庆皇帝朱载坖,描绘着一幅矛盾重重的肖像。
  
  【朱载坖,庙号穆宗。后世史家笔下的形象,如同雾里看花】
  
  【有人讥其“端拱寡营,躬行俭约”,近乎刻薄地暗示其慵懒无为】
  
  【亦有人赞其“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虽无雄主烈烈之功,却有容人之量,纳谏之怀】
  
  【更有野史稗官,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如何沉溺后宫,纵情享乐,视朝堂如畏途】
  
  如此两极之评,让洪武十三年奉天殿前的观众们,眉头紧锁,心头疑窦丛生——这位朱家后世子孙,究竟是何等人物?这看似矛盾的评语背后,又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帝王心术?
  
  光幕画面徐徐展开。不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亦非波谲云诡的朝堂暗斗。
  
  镜头聚焦于一处装饰雅致却透着疏离感的宫殿深处。
  
  年轻的隆庆帝朱载坖身着常服,半倚在铺着柔软锦垫的榻上,姿态松弛,甚至带着几分懒散。
  
  他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章,被一名垂首肃立的内侍小心翼翼地挪开少许,空出他伸手可及的位置。
  
  他并未如洪武朝臣子们所熟悉的太祖朱元璋那般,亲自朱批,字字如刀,而是只随意拣起最上面的一本,略略扫了几眼。
  
  那眼神平静无波,既无焦灼,亦无兴奋,仿佛看的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奏报,而是一页无关紧要的闲书。
  
  旋即,他抬起眼皮,看向侍立在不远处的几位身着绯色仙鹤、锦鸡补服的重臣。
  
  为首者面容清癯,眼神锐利,正是内阁首辅徐阶(虽此时徐阶在嘉靖朝末期已显颓势,但隆庆初年尚在任上)。
  
  朱载坖只对着徐阶的方向,极其随意地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一丝刚睡醒般的慵懒:
  
  “徐先生看着办吧。该拟票的拟票,该发六科的发六科。些许小事,不必事事烦朕。”
  
  徐阶等人躬身领命,面上毫无波澜,显然早已习以为常。
  
  他们恭敬地捧起那一大摞奏章,如同搬运着整个帝国的日常运转,步履沉稳地退出了殿门。
  
  殿内,复又陷入一片帝王独享的宁静。
  
  朱载坖甚至微微调整了下姿势,让自己靠得更舒服些,目光投向殿外庭院中几株摇曳的翠竹,神情悠然,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天幕适时地给出旁白,字迹流淌:
  
  【朱载坖在位期间,深谙道家“无为而治”之精髓】
  
  【他将帝国权柄,近乎全盘托付于内阁诸臣之手。此非昏聩,实乃其深思熟虑后之政治抉择。与其劳心费神于案牍之间,事必躬亲却未必得法,不若择贤任能,充分信任,放手施为。】
  
  画面切换至文渊阁值房。内阁大臣们围坐议事,气氛并非一团和气。
  
  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在嘉靖朝后期便已崭露头角或即将搅动风云的面孔齐聚一堂。
  
  他们之间显然有分歧,有争论,言辞交锋时,眼神锐利如刀,互不相让。
  
  然而,当议题转向清丈田亩、整顿漕运、备边御虏等关乎社稷根基的大事时,争论的声浪渐渐平息。
  
  一张张或苍老或年富力强的脸上,浮现出凝重与共识。
  
  最终,一份措辞严谨、权衡各方意见的票拟被郑重拟就,加盖内阁大印。
  
  整个过程,透出一种在激烈碰撞后归于一致的高效与沉稳。
  
  【阁臣间固有权力倾轧,然于国事根本,却能求同存异,共谋良策。隆庆帝此种“垂拱而治”之政风,竟使朝廷中枢达成微妙平衡,政令得以通畅推行,政局相对平稳。经济民生,亦在此稳定基石之上,悄然复苏,渐有起色。】
  
  “呼……”
  
  龙椅之上,朱元璋一直紧锁的眉头,竟随着光幕上展现的“平稳”二字,缓缓地、极其轻微地松开了些许。
  
  他身体微微后靠,靠在冰冷的龙椅上,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带着复杂意味的叹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