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海瑞,清官的极致
第285章 海瑞,清官的极致 (第2/2页)在徐阶和黄光升的强力压制下,严惩海瑞的声音暂时被压了下去。一场针对海瑞的绞杀,在朝堂最高层被硬生生按住了。
钱塘江畔,秋风萧瑟。施耐庵与罗贯中这对师徒,望着光幕上那口象征死亡的乌棺、诏狱里血肉模糊的何以尚、以及朝堂上激烈交锋的阁臣,久久无言。
良久,施耐庵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声音带着看透世事的苍凉与一丝难言的震动:
“伯通(罗贯中字)啊…为师著书立说,写尽人间忠奸。从前读史,只道魏征那般敢捋龙须的直臣,多半是后世文人美化的传说。今日方知…”
他指着光幕上海瑞那张在诏狱中依旧平静的脸,“…这世上,真有这般至刚至正、宁折不弯的脊梁!这海瑞,将清官二字,做到了极致!做到了…让满朝奸佞都不得不保他、让九五至尊都杀不得他的地步!”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复杂,带着深深的感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他这条路…是拿命趟出来的血路啊!青史留名,板上钉钉。只是…经此一事,后世想做清官的人…怕是更要望而却步了。这条路,太窄,太险,也太…绝了。”
罗贯中默默听着,重重点头。师徒二人心意相通,无需多言。海瑞的光芒万丈,是用自身血肉和无数人命运为燃料燃烧出来的,照亮了黑暗,却也灼伤了后来者的眼睛。
方孝孺的寓所内。这位以方正刚烈著称的未来大儒,此刻却如同泥塑木雕般坐在窗前,脸色变幻不定,目光死死盯着光幕上的一切。
海瑞抬棺上疏的决绝…嘉靖暴怒却最终无可奈何的憋屈…满朝官员或惧或敬或不得不保的复杂态度…徐阶、黄光升这些重臣顶住压力力保的举动…还有那个为了救海瑞被打得半死、前途尽毁的九品小官何以尚…
一幕幕,如同惊雷,在他脑海中反复炸响!
“这才是…真正的直臣之道?”方孝孺喃喃自语,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剧烈的冲击,“让皇帝…不敢杀!让满朝…不得不保!让素不相识的同僚…甘愿赌上性命去救!清名?风骨?不!这是…这是以身为棋,搅动乾坤!让整个天下都成了他的护身符!”
他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急促地踱步,呼吸粗重。一个曾经根深蒂固的信念正在崩塌,另一个更加惊世骇俗、却又带着致命吸引力的想法正在滋生。
“与他相比…我呢?”方孝孺痛苦地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天幕曾预示的未来——建文朝覆灭,燕军入京。自己拒不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起草即位诏书,最终…被诛十族!满门鲜血,染红史册!
“为了一个扶不起的建文帝朱允炆…搭上我方家十族数百口性命…值得吗?”
这个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尖锐地刺入他的心脏!一股巨大的、混杂着悔恨、不甘和强烈自我怀疑的洪流瞬间将他淹没。
“我那时…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忠君?气节?还是…愚忠?愚不可及!”
但紧接着,另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心底响起,带着刻骨的恨意:“不!不是我非要送死!是那朱棣!是那个篡位弑君的逆贼!是他逼我的!是他用十族的性命来逼我就范!是他…要拿我全族的血,来染红他的龙椅!来堵天下人的口!”
忠君气节与灭族血仇,如同两条毒蛇,在他脑中疯狂撕咬纠缠。海瑞那看似绝路却处处生机的身影,与他记忆中预示的、那条通往断头台的绝路,形成了无比刺眼的对比。
方孝孺颓然坐倒在冰冷的椅子上,双手深深插入发髻,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脸色惨白,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要穿透这无尽的黑暗,看清自己那扑朔迷离、充满血色的未来。
“海刚峰…海刚峰…”他一遍遍念着这个名字,如同溺水者抓住一根虚幻的稻草,“若…若历史重来…我…我该当如何?是学你…还是…”
没有答案。只有窗外呜咽的秋风,吹动着案头未干的墨迹,如同他此刻翻江倒海、彻夜难眠的心绪。那口悬在嘉靖朝堂上的乌沉棺材,仿佛也重重压在了他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