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64章 名额换点啥?
卷一第64章 名额换点啥? (第1/2页)这时候的规定,因公殉职按照当时工资标准,一次性补偿二十个月工资。
如有未成年子女,按照每月十五元,补偿到子女十八岁。
当时张学强十七,正好补了一年供养亲属抚恤金。
两边加一起,总共两千六百八十块零头忽略,这笔钱在此时,可算是一笔巨款了,足够买下两个不小的四合院。
有了这笔钱,收酒大业就能继续下去,再加上零打碎敲的卖点票券,手头会宽裕得多。
张学强在那些繁杂的条目下签完字,拿到了两个鼓胀胀的牛皮纸大信封,和一张证明单据。
一个里面装着二百六十八张大团结和一些毛票,另外一个里面装着仨人一年的配给票券。
出纳让他当面清点,他也只是做了做样子,然后就立刻塞进了怀里。
其实是立刻放进了空间仓库,只为了试试,这年代的票券放进去,能不能引起白雾的反应。
意识进入空间,看到的效果让张学强只撇嘴,果真是没猜错。
二百多张大团结进去后还让白雾退了一点点,可那些票券进去后白雾压根就没有任何反应。
其原因很简单,此时的票券在未来就是废纸。
出了财务大门,王在明要去拿推荐信,让他等着。
张学强却拉住了他,先回到了办公室。
然后拿出票券信封,抽了小半沓揣进兜里,剩下的往王在明手里塞时,眼神带着点单纯。
王在明愣住,惊呼道,“强强,你这是?”
张学强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仓库里票券如山,下个世纪也用不完,这票对王在明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二是王在明帮了不少忙,就连珍贵的推荐名额都给搞到了,确实拿自己当做侄子一样,必须感谢一下,将来也多条人脉。
“伯伯您别多想,我真是用不了这么多,这眼看要过年了,您家人口多,采买年货肯定紧俏。
再说,我爸妈以前也攒了不少票,到明年也花不了啊,我户口马上就落下,每月也有配给,手里票多了岂不是浪费资源?这些先给您应个急。”
又补了句,“等我啥时候手头紧了,再跟您要回来,您就当帮我周转着,行不?”
王在明捏着信封的手顿了顿——他知道张学强父母是仔细人,以前确实爱攒票券,这话听着踏实。
再说“周转”两个字给足了台阶,让他收得不算难堪。最终他叹口气,扶着张学强肩头道。
“你这孩子,行,伯伯就先替你周转着,等你去学校的时候给你,好了,你坐会儿,我去拿推荐信!”
封推荐信是必须要拒绝的,刚才一路上,张学强也想好了理由。
于是装着羞赧笑道,“伯伯,上大学是好事,可我经历了那场变故之后,再也没心思钻研课本了。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务实,想学一门手艺,比如开车!”
这年头学车可不容易。
前身父母单位由于需要经常出差去野外,有个驾驶学习班,甚至可以优先考本。
张学强琢磨将来出远门收货有辆车方便,所以才有这一说。
王在明皱起了眉头,脸上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怒色,也有一些理解张学强境地的释然。
他迟疑道,“想学手艺倒是务实,咱单位也有驾驶班,可那么好的机会你就浪费了?
大学毕业再回咱们单位,至少是个小干部啊,我和你爸拼了这么多年,还不如人家走多远呢,你可想好了。
要不这样,推荐信我先帮你拖着,等过完年咱再商量,你也好好想清楚!”
现在了离着过年还小二十天呢,王在明的话里也算是留下了足够的缓和余地。
张学强也没再硬推辞,省得伤了人家的好心,同时他也在考虑,决绝了推荐之后,能否用这个推荐名额换点好处,哪怕是人情也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