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续3 传承与新生
第120章续3 传承与新生 (第1/2页)毛草灵逝去后,乞儿国陷入了短暂的哀伤之中。但国家的运转不会因一人的离去而停止,在她培养的新一代人才以及老臣们的共同努力下,乞儿国依旧沿着她所规划的道路稳步前行。
毛草灵创办的学校此时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一批又一批从学校毕业的学子投身到国家的各个领域。他们带着毛草灵所传授的知识和理念,为乞儿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农业方面,那些学习了先进农业知识的学子们,积极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和灌溉方法。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如何合理施肥、科学种植,使得农作物的产量进一步提高。一些原本贫瘠的土地,在他们的改造下,也变得肥沃起来,粮食丰收的景象随处可见。
商业领域同样如此。学子们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推动了商业的多元化发展。他们鼓励商人开展对外贸易,开拓新的市场。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商业信用体系,保障了商业活动的公平和有序进行。都城的商业街区更加繁华,来自各地的商人络绎不绝,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在科技研发上,科研小组在新一代人才的加入下,不断有新的发明和创造。他们改进了之前的火药配方,使其威力更大、更安全;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机械装置,可以用于水利工程和建筑施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在军事上,年轻的将领们学习了毛草灵留下的军事理论和战术,对军队进行了改革和训练。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士兵们的纪律更加严明,作战能力也更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乞儿国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一些老臣逐渐年迈,他们的思想开始变得保守,对新的改革措施持怀疑态度。而新一代的官员们则充满了创新精神,他们渴望进行更多的变革,以适应国家不断发展的需求。
这种新旧思想的碰撞,在朝廷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次关于是否要进一步开放海外贸易的讨论中,老臣们担心开放贸易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外国势力的渗透和文化的冲击。而年轻官员们则认为,开放海外贸易可以引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陷入了僵局。这时,一位曾经跟随毛草灵多年的老臣站了出来,他说道:“我们不能忘记毛草灵凤主的教诲,她一直鼓励我们要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如今国家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开放海外贸易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挑战,而不是一味地保守和退缩。”
老臣的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最终,朝廷达成了共识,决定逐步开放海外贸易。他们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国家和更远的地方,建立贸易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乞儿国的船队驶向了广阔的海洋。他们带回了许多新奇的商品和文化,也让乞儿国的名声传播到了更遥远的地方。海外贸易的发展,让乞儿国的经济迎来了新的飞跃。
与此同时,乞儿国的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毛草灵曾经倡导的文化融合理念,在新一代人的传承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诗歌、绘画、音乐等领域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在都城的文化广场上,经常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诗人吟诗作画,艺术家们展示自己的作品,百姓们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着文化的魅力。
然而,和平与繁荣的背后,依旧隐藏着危机。邻国西辽国虽然在多次战争中失败,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乞儿国的觊觎。西辽国的新国王上台后,野心勃勃,他想要重振西辽国的雄风,而乞儿国的富饶和强大,成为了他眼中的目标。
西辽国开始秘密地扩充军备,训练士兵。他们还与一些其他小国结成了联盟,企图再次对乞儿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乞儿国的情报部门很快就察觉到了西辽国的异动。朝廷再次陷入了紧张的气氛中。年轻的皇帝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位年轻的将领说道:“陛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西辽国这次来势汹汹,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另一位大臣则认为:“我们应该先加强边境的防御,等待西辽国的进攻,然后再寻找机会进行反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