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腾飞的翅膀
第344章 腾飞的翅膀 (第2/2页)林雪也在认真地琢磨,刘清明说:“还有,加强安保措施,我准备建立一支护林队,每天都要进行巡逻。”
“你怕他们再来?”林雪说:“明远和我讲了,他为了我,断绝了和京城的关系,我想他们不会再来了。”
刘清明说:“我从来不相信他人的保证,我只相信自己。”
“也好,我们本来也要增加人手,光靠几个技术员可不行。”
林雪也怕了那天的遭遇,天灾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人祸。
她可是吓得不轻。
刘清明决心已定,马上找到陈工,请他帮忙出几张图。
建筑设计图和实景图都要,并给予一定的报酬。
这种好事,他们当然不会拒绝。
而且刘清明要求并不高,这些图不是拿来施工的。
而是用来PUA的。
很快拿到图样。
刘清明叫来于锦绣:“于副乡长!马上通知所有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半小时后,在礼堂开会!紧急会议!”
半小时后,乡政府大礼堂里坐满了人。
所有人都不知道刘乡长又有什么新安排,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刘清明走上台。
他没有多余的开场白,直接拉开身后的墙壁上的红布,露出一幅幅硕大的图样。
上了色的实景图十分漂亮。
村民们看着那排列整齐的房子,像是城里人的住宅小区。
都有些不明所以。
“我知道,大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刘清明开口,“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命,拿子孙后代的命去赌。”
台下又开始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所以,我不要求大家搬到外面去。”刘清明的话锋一转,“我们不离开云岭乡。我们只是换个更安全的地方,建一个更好的家。”
他指着一幅幅的图片。
“我提一个新方案。把这次受灾最严重的东山村、神台村,还有其他几个山村,合并在一起。就在这个地方,我们建一个全新的村子!”
“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云岭新村’!”
全场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胆的想法惊呆了。
建一个新村?
一个老人站了起来,他是神台村的老支书。
“刘乡长,这……这怎么行?地怎么办?各家的宅基地怎么办?这得花多少钱啊?”
他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心里的疑问。
“资金我们来解决,省里的灾后重建拨款和全国各地的捐款,我们会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宅基地,当然要从新村的房屋占地面积里面扣,咱不能占集体的便宜吧。”刘清明回答。
他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或疑虑、或期盼的眼睛,加重了语气。
“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我向大家保证,这个新村,不是简单的把大家挪个地方。”
“大家看看,统一风格的房屋,通电、通水,这些都只会比山上的更好”
“山下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个头疼脑热,生个娃,都方便,孩子上学也不用走山路。”
“最重要的是,”他停顿了一下,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你们的田地,就在山上,每天早起去田里劳作,晚上回村,也就是多走几步路,咱们会怕走路吗?”
甘新华起身说道:“庄稼人,多走几步路算啥,只是这么好看的屋子,白给我们建?”
刘清明说:“乡里所有的村子,今后都将统一建房,让所有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当然,现在我们不宽裕,只能建这种小平房,等以后你们有了钱,还可以翻修改建,造那种小洋楼,那才是真漂亮呢。”
甘如柏“呵呵”一笑,说:“我们东山村的人,相信刘乡长,你说咋办就咋办。”
“你这个老东西,开始可不是这么说的。”
几个村代表相互调侃,气氛轻松起来。
刘清明知道,他们都心动了。
农民就是这样子,你只有让他们看到好处,他们才会甘心跟随。
刘清明本身的信誉,就是最好的保障。
他手上的资金有限,搞不出前世那种“新农村”的标准。
一家一幢平房,造价也不会太高。
否则,他也没办法。
就算这样还得精打细算。
这个项目一旦立项。
还能把乡里原来规模不大的红砖厂、预制板厂和沙石场给盘活。
也算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增长点。
东山村带了头,其他的村子也不甘落后。
谁不知道,刘乡长从来没有食言过。
毕竟看到这么漂亮的实景图,谁不想住进新房子呢?
山里的一切又不会跑,祖坟就在那里,多走几步路的事。
田地也在那里,还是多走几步路的事。
而新房子,却是实实在在的。
政府把事情做到了这一步。
傻子才会拒绝呢。
而对于清南市政府来说,避免了在山上搞建设。
节省一大笔成本。
又可以增加一个不小的土建项目。
这都是可以算进年终GDP统计的呀。
就这样。
一个三方共赢,不知道谁输的方案。
在清南市政府工作会议上得到批准。
七月底,第一支建筑队开进了云岭乡。
在乡政府重新规划的空地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
时间很快进入八月。
刘清明在乡政府接到家里的电话,弟弟刘小寒考了592分。
超过他的估分整整20分。
只不过,这个分数没能进入他心心念念的复旦,而是被蜀都省的电子科大录取。
刘清明倒是觉得这个结果没什么不好,在他的劝说下。
刘小寒放弃了复读的打算,开学后就会离家。
虽然有些遗憾,但向往的大学校园,更容易让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迷醉。
只不过,对于刘清明来说,他也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作为去年清江省向中央推荐的全国十杰候选人。
刘清明在第二轮筛选就被淘汰。
没能进入最终名单。
女友告诉他,落选原因还是因为去年他的硬实力不够。
明面上的成绩只有一个公安部的二等功。
赴京那事,虽然与他有关,却不能算是成绩。
反而是今年,他的工作成绩,要出彩得多。
省委宣传部已经决定,将他列入明年的候选名单。
冲击01年的全国十杰。
对于这个结果,刘清明并不十分在意。
重生已经够逆天了,他更愿意低调做人。
这份淡然,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毕竟那可是全国性的荣誉啊。
一旦进入档案,得少走多少路?
殊不知,比起这些东西。
刘清明更关注一件大事。
01年九月,华夏完成了最后一轮入世谈判。
至此,从“复关”到“入世”。
华夏整整用了15年,才加入世界贸易这个大家庭。
刘清明知道。
华夏经济的腾飞,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