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真正的意义
第451章 真正的意义 (第1/2页)2011年12月10日,下午3点整。
斯德哥尔摩的冬日午后,阳光带着近乎奢侈的清澈,却吝啬着温度,覆盖在古老建筑和街道上的薄雪,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
格兰德皇家酒店顶层套房的窗户凝结着一层朦胧的冰晶,像细碎的钻石尘。
洛珞站在镜前,深灰色的定制西装完美地贴合着他的身形,左襟那枚小小的国徽,在柔和的灯光下闪烁着内敛而坚定的光芒。
刘艺菲细心地理了理他胸前的口袋巾,她的指尖微凉,眼神里有骄傲,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准备好了吗?”
她的声音很轻,如同窗外偶尔飘落的雪花。
洛珞握住她的手,感觉到她指节的微凉。
他低头看着她精心挑选的、带着东方韵味的礼裙,嘴角勾起一个安抚的微笑,这身裙子放在国内那些娱乐圈的晚会上未免过于素雅,但在这里却恰到好处,今晚可是有晚宴和舞会的。
套房厚重的门被无声地打开。
门外,瑞典国家特勤局和华方安保人员早已严阵以待。
在菱形护卫阵型的核心,洛珞与刘艺菲挽臂步出套房,穿过铺着厚地毯的走廊,走向专属电梯,每一步都踏在无形的弦上,空气中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凝重。
酒店大堂已被清场,酒店经理和礼宾人员垂手侍立,眼神中充满敬畏。
门口,一字排开的三辆纯黑色S级梅赛德斯-奔驰轿车,如同沉默的钢铁护卫。
车门旁,穿着笔挺制服的瑞典外交礼官低头致意:
“洛教授,刘女士,按照典礼传统,我们需要提前90分钟抵达音乐厅进行预演和休息,车队即刻出发。”
推开门,寒风瞬间包裹了他们,洛珞下意识地紧了紧刘艺菲挽着他的手臂。
酒店门口的街道已被临时封锁,骑警跨坐在高大的警用摩托上,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为车队开道。
车队缓缓驶出酒店区域,汇入斯德哥尔摩午后的街道。
结冰的斯特兰大街两旁,蓝黄相间的瑞典国旗与五光十色的圣诞灯饰在渐暗的天色中交相辉映,车队经过的消息显然已经传开,人行道上逐渐聚集了人群,许多人举着手机拍摄这不同寻常的一幕。
当车队驶过一个街角时,一片鲜艳的红色突然映入眼帘。
几十名年轻的华裔留学生、当地的华人华侨,甚至一些专程飞来的国内同胞,早已守候在此。
他们有的挥舞着大幅的五星红旗,有的举着精心制作的标语牌:
“祝贺洛珞教授荣获诺奖!华人之光!”
“湍流止处,星海启航!祖国为你骄傲!”
“科学无国界,成就有国籍!洛教授,好样的!”
寒风冻红了他们的脸颊和手指,但他们的热情却像火焰般炽热,看到洛珞乘坐的专车驶近,人群中爆发出激动而克制的欢呼声。
“洛教授!”
“恭喜您!”
“祖国万岁!”
洛珞透过深色的防弹车窗,清晰地看到了那一面面舞动的红旗,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
有个戴着毛线手套的留学生奋力举起半人高的熊猫玩偶,冻红的脸上咧开灿烂的笑容。
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北欧的寒意,直抵心头。
他无法摇下车窗回应,只是郑重地、微微颔首,目光与窗外那一双双充满自豪与期待的眼睛交汇。
这一刻,个人的荣耀与国家、民族的荣光紧密相连。
这让洛珞不由的回忆起了五年前马德里的情景,那天的会展中心外,似乎也是这样的盛况,只不过今天要更加盛大,能看到的熟悉面孔也更多。
显然,相比于菲尔兹奖,诺贝尔奖无论是深远国际影响力还是对全球华人的意义,都要更加重大。
“我突然觉得这次出行其实很值得。”
窗外那片由同胞和五星红旗构成的沸腾海洋,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将冬日斯德哥尔摩的寒意驱散殆尽。
那些为了他的安全而部署的、在别人眼中“不必要的麻烦”——严密的封锁、如影随形的影卫、铺天盖地的预案、乃至那场代价高昂的太空清障——此刻,在热情洋溢的同胞面孔和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面前,都找到了意义。
也许所谓的给国际展现实力和风采并不是本来目的,那样的话没有比盘古堆和LX-3更有说服力的证明了。
这次的典礼更像是给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看的。
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非空洞的口号,虽然它看起来很宽泛,但就是这样。
它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在这样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洪流中,无比真切地体现出来。
不是他需要这枚诺贝尔奖,如今的华国更需要。
洛珞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更深地投向那片赤诚的红色海洋。
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周密部署与超规格的保障,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民族脊梁挺立的力量,化作了民族自信升腾的星火。
这趟充满挑战的旅程,因这窗外一片赤子的心,显得无比珍贵,无比值得。
刘艺菲也动容地看着窗外,眼眶微热,她轻轻握紧了洛珞的手,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感动。
街上的瑞典市民也被这充满情感的场面感染,纷纷投来好奇和友善的目光,有人也跟着鼓起掌来。
车队并未直接驶向音乐厅,而是先抵达了音乐厅附近一间受王室管辖的奢华贵宾厅。
这是颁奖典礼前,获奖者与瑞典王室成员、诺贝尔基金会高层进行简短非正式会面的传统环节。
厚重的雕花木门打开,暖意和柔和的光线扑面而来。
跟十年后国内流行的北欧风装修不同,壁炉里跳跃着真实的火焰,空气中弥漫着松木和热葡萄酒的芬芳。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陛下、西尔维娅王后、维多利亚王储以及菲利普王子等王室核心成员已在厅内。
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马库斯·斯托尔克、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索尔伯格等重量级人物也悉数在列。
洛珞和刘艺菲在影卫及外交礼官的引导下步入大厅。
国王陛下面带庄重而温和的笑容,主动迎上前来,按照严格的外交礼仪和诺奖传统,国王陛下首先向洛珞伸出右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