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449章 压力山大的皇家科学院

第449章 压力山大的皇家科学院

第449章 压力山大的皇家科学院 (第1/2页)

北欧的十二月,斯德哥尔摩阿兰达国际机场笼罩在一片清冽的晨光中。
  
  寒风掠过波罗的海,带着刺骨的冷意,却无法冻结此刻VIP停机坪上庄严肃穆的热忱。
  
  往日繁忙的机场此刻被一种庄重而期待的气氛笼罩,一条特殊的VIP通道被彻底清空,鲜红的地毯从机坪一直铺到贵宾厅门口,在天光与地面积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尽管寒气逼人,但红毯两侧已然严阵以待。
  
  左侧,是瑞典王室的最高敬意。
  
  一队身着深蓝色传统礼服、肩章与纽扣闪耀金芒的皇家卫队士兵,如同雕塑般矗立。
  
  他们头戴饰有羽饰的熊皮帽,右手紧握直立的礼宾佩剑,寒光在冬日微弱的阳光下闪烁,透露出古老王国的威严与对尊贵客人的最高礼遇。
  
  他们的目光平视前方,姿态无懈可击,代表着古斯塔夫国王的亲自致意。
  
  右侧,则是现代科学的最高殿堂。
  
  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马克斯·海肯斯滕先生身着熨帖的深色西装,神情庄重而热切。
  
  站在他身旁的,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苏尔·诺尔马克教授,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眼中闪烁着对同行最高成就的欣赏与激动。
  
  他们身后,是诺奖评委会的核心成员以及皇家科学院的多位重量级学者,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的泰斗,此刻齐聚于此,只为见证并迎接一位划时代科学家的到来。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充满敬意的期待。
  
  这份紧绷不仅仅因为热情,还源自于红毯之外、视线所及与不可见的角落。
  
  机场的制高点上,瑞典国家特勤局最精锐的反狙击小组已潜伏就位多时,高倍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反复扫视着空旷的机场外围和任何可能藏匿威胁的建筑窗口。
  
  他们的通讯频道里,保持着一种近乎压抑的沉默,只有必要的位置确认信号。
  
  停机坪边缘,数辆外观低调但内部经过强化的防弹指挥车悄然停驻,车顶天线林立,实时接收着来自国土安全部门、国际刑警组织,乃至瑞典驻外情报站发回的动态评估报告。
  
  报告的核心只有一个名字:洛珞。
  
  屏幕上闪烁的光点,代表着在机场周边数公里范围内布控的便衣特工,他们像融入背景的幽灵,用警惕的目光过滤着每一个行人。
  
  再往后,是全球各大主流媒体的记者区,长枪短炮早已严阵以待,BBC、CNN、NHK、法新社、新华社……所有镜头都在等待一个历史性的瞬间——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国科学家,同时也是点燃人类未来“人造太阳”、掌握着颠覆性能源技术、刚刚展示过令世界震惊的太空力量的传奇人物,洛珞教授的抵达。
  
  但在这些长焦镜头之间,混杂着更多SPO特工的冰冷视线。
  
  他们手持经过伪装的探测设备,不动声色地扫描着人群,任何一个稍显异常的动作、一个不合时宜的包裹,都会瞬间触发内部的警报评估程序。
  
  几位伪装成记者的特工,甚至配备了非致命性武器,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这份史无前例、远超常规诺奖得主规格的安保阵仗,并非仅仅出于对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尊重。
  
  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沉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所有人,尤其是负责安保核心的瑞典官员和特勤局指挥官,心知肚明。
  
  他们眼前这位即将踏上红毯的华夏科学家,其价值早已超越了诺贝尔奖本身。
  
  他所代表的盘古堆点火成功、即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伏羲堆蓝图,以及那场震惊全球、精准抹除五十四颗“无主”卫星的“尘埃之怒”流星雨,已经将洛珞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焦点位置,也将他置于巨大危险的漩涡中心。
  
  国际上的暗流汹涌,想要染指这位“行走的大国重器”甚至将其抹去的黑手,绝不在少数。
  
  然而,“尘埃之怒”不仅是一场技术展示,更是一次血腥而优雅的武力宣示,一次冷酷的威慑经济学实践。
  
  它向世界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任何针对洛珞的行动,都必须承受华国难以预测且毁灭性的雷霆反击。
  
  触碰此人,即等同于触碰华夏的逆鳞,代价将是无法承受之重。
  
  正因如此,瑞典安保力量的庞大部署,与其说是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袭击,不如说是为了震慑和杜绝任何一丝妄动的火苗。
  
  每一个荷枪实弹的卫兵,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特工,都在无声的宣言:斯德哥尔摩,此刻是绝对禁区。
  
  任何国家、任何组织,若没有确保行动万无一失、不留丝毫痕迹、能完全撇清关系的绝对把握,绝不可能、也绝不敢在此刻出手!
  
  但这庞大的阵仗,带来的并非安全感,而是沉甸甸的、令人喘不过气的责任。
  
  诺贝尔基金会主席海肯斯滕、皇家科学院院长诺尔马克,以及负责现场安保的最高指挥官,他们的心头都压着千钧巨石。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洛珞在踏上瑞典国土、尤其是在这举世瞩目的颁奖典礼期间出现任何闪失,哪怕只是虚惊一场,瑞典的国际声誉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若真出现最坏的情况——那将是瑞典无法承担的国家灾难。
  
  他们将不仅仅是安保的失败者,更会成为历史的罪人,面对一个崛起大国的滔天怒火和全球的问责。
  
  “绝不能有事,绝对……不能……”
  
  这是深埋在每一位瑞典安保人员心底,混合着对“尘埃之怒”那精准毁灭能力的深深忌惮,以及对国家荣誉和自身责任的巨大压力。
  
  在贵宾区的前排,一位年轻而英俊的王室成员——卡尔·菲利普王子——安静地伫立着。
  
  他代表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前来迎接这位非同寻常的获奖者。
  
  他脸上保持着王室特有的含蓄微笑,眼神深处却难掩一份对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分量的深刻认知。
  
  盘古堆的成功、伏羲堆的蓝图、那场精准得可怕的“流星雨”……每一项都重塑着国际格局的认知,也使得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成为全球焦点中的焦点。
  
  “他来了!”
  
  人群中不知谁低呼了一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远处天际的一个银点吸引,那银点迅速放大,化作一架机身上涂有鲜明五星红旗标识的大型专机。
  
  它的飞行异常平稳,在呼啸的寒风中精准地切入降落航道。当巨大的机身阴影掠过地面,起落架稳稳触地时,引擎的轰鸣声似乎也为之一滞,仿佛整座机场都在屏息凝神。
  
  专机缓缓滑行至指定的停机位,精准地停在红毯的尽头,舱门打开,特制的、带有三道防滑金纹的舷梯车迅速对接。
  
  当那架喷涂着鲜艳五星红旗的专机轰鸣着,在严密引导下稳稳降落在指定机位时,整个阿兰达机场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所有便衣特工的手指都下意识地绷紧,狙击镜内的视野死死锁住舱门。
  
  王室卫队的士兵们下意识地将脚跟并得更拢,握剑的手心微微沁汗。
  
  轮胎触地的瞬间,海肯斯滕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他偷瞥一眼诺尔马克,对方正在调整领带。
  
  诺尔马克的思绪却已飞回几个月前斯德哥尔摩的那间密室——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的投票现场。
  
  9票赞成——只因为那些风洞实验和盘古堆的验证数据太耀眼。
  
  诺尔马克毫无疑问也是投了赞成票的,他当时还暗喜:终于能表彰这位东方天才了。
  
  谁会想到,这竟成了潘多拉魔盒?若早知这个奖项会引来华国这样的雷霆行动,仅仅为了这位洛教授来领个奖,就把五十四颗卫星化作流星雨,还让瑞典成了国际间谍的角斗场……
  
  上帝啊,他或许该听反对派的,投个反对票,这动静太大了,皇家科学院百年声誉,禁不起半点闪失。
  
  海肯斯滕的内心同样翻江倒海。。
  
  当初投票时,他支持洛珞,因为他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解统一了湍流理论——那是纯粹的科学之美。
  
  可如今呢?华国为他清空了近地轨道,美国情报界虎视眈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