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谁掌握能源与太空就能制定规则
第446章 谁掌握能源与太空就能制定规则 (第2/2页)空军太空司令理查德将军放大唯一幸存的“哨兵-0型”卫星数据。
全息影像中,一道幽蓝流光以5.7公里/秒突入轨道平面,撞击前0.03秒分裂出蜂群结构。
“三段式灭绝协议——”
他敲击键盘调出残骸分子扫描图,特种合金断面布满蛛网状侵蚀痕:
“第一段:170吉瓦定向电磁脉冲贯穿防护层,相当于在芯片上引爆微型雷暴,第二段:纳米虫群按分形算法啃噬承力结构,12秒内让卫星骨架变成蜂窝奶酪。”
碎片云模拟图陡然展开,金属尘埃被磁约束场压缩在半径三百米球体内。
“最可怕的是第三段——他们连太空垃圾增量都按《外层空间条约》精准控制!”
除此之外,他们的情报人员还传来了一份最新的消息,正是跟此事相关的。
只见国家情报局新的总监劳伦斯·科尔特斯将一份机密文件甩上桌面,至于为什么是新的总监,这就要问遥远的大洋彼岸,那个华国的该死的科学家洛珞了。
好巧不巧的是……今天的事居然依旧和那个家伙有关!
“我们的人刚刚确认了——这次针对五十四颗“无主”卫星的定向打击,正是华国人做的,这个名为流星的纳米炸弹已经武器实战化,发射位置在他们的川西某个基地,北纬31.2°东经103.5°。”
其实早在四年前,他们就探查到了这个纳米炸弹项目的相关消息,中文名叫做“尘埃之怒”,而负责人正是那个让他们咬牙切齿的洛珞。
那时候他还是副总监。
只不过四年前除了被他们探测到一次爆炸试验后,整个项目就再也没有过什么大动作,毕竟按说这么大的项目一旦实验,很难瞒过他们的眼睛。
只是没想到,四年多之后的今年,这个武器刚一登上实战的舞台,就发挥出了如此恐怖的效果。
而另一边听闻此言的北美防空司令威廉·卡特猛地撑住控制台:
“华国人想要干什么?!54颗卫星的电子指纹在7分22秒内被抹除!17颗是我们最先进的间谍卫星!”
虽然按照常理来说,这毫无疑问就是华国人干的,但在情报确认之前他们还是一度的感到不可置信。
毕竟……就凭他们?
艾米丽·陈冷笑一声,将一个硬盘插到会议室的电脑上,播放了一段视频——2009年阅兵方阵中,老式牵引式火炮缓缓驶过长安街。
“他们让我们以为这些就是全部。”
空军司令威廉·卡特一拳砸向墙壁:
“那群骗子!当年我们还在嘲笑他们的火箭炮像冷战古董!”
可是现在呢?人家用‘流星’纳米炸弹直接给太空洗牌了,从地面直接升到了低轨道外太空——这他妈叫技术落后?!
“我们要控告他们!华国人公然违反《外空条约》第四条——禁止在轨道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航天局某位高管突然怒斥道,似乎要把这种被偷偷超越的羞耻感通过语言发泄出去。
“对!根据《登记公约》,他们必须公开武器卫星参数,还要赔偿我方17颗卫星的损失。”
此话一出,响应者众多,甚至有人无视了资料里那完全化为飞灰的卫星,还试图指责华国违反外空活动的相关条约:
“解体产生的3000余块碎片危及国际空间站,违反《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准则》!”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打算无理取闹下去,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法盲。
NASA首席顾问萨拉·威尔逊突然切断投影仪电源,昏暗中的声音有些愠怒:
“各位是否记得1998年‘牧人’间谍卫星事件?”
此话一出,满室骤然死寂。
“当时我们击毁故障卫星的理由是‘防止有毒燃料污染大气层’——”
“可今天!”
她猛然拍开照明灯,光束直射残骸热成像图:
“这些‘无主幽灵’连国籍都没有!即便真的问责起来,华国也有的是理由可以找。”
或者援引《外空条约》第9条“避免有害干扰”——声称间谍卫星威胁其关键能源设施安全
或者适用“太空自卫权”判例,以及引用他们1996年的声明:“未登记卫星不受公约保护”
“他们用我们制定的规则,摧毁了我们不敢承认的卫星。”
萨拉·威尔逊摇了摇头难过的说道。
这种事即便真的追着逼问下去,也会变成一场毫无结果的扯皮,毕竟说到底,理亏的是他们。
“我们不是联邦的法院,现在纠结所谓的法律纠纷毫无意义,当务之急是要判断出来华国人此举的目的,以及下一步可能得动作。”
劳伦斯·科尔特斯突然起身如此说道,早在接到情报的第一时间他就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对这个“流星”的纳米炸弹探查的命令。
他可谓是深刻吸取了两位前任的教训,跟这个洛珞有关的项目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不趁着对方刚有大动作时不易隐藏的时候探查,过后再想发现什么就很难了。
不过这就要等相关的情报传来才能具体分析了,现在的当务之急则是另外一件事——华国人到底想干什么?
“是啊,一口气瞄准了至少分属包括我们在内六个国家的五十多颗卫星,他们的目的总不可能是单纯在测试新型的武器吧。”
“还能有什么目的,这是对我们的挑衅,我们现在立刻着手防卫,随即抓紧反击。”
“不可能,华国攻击的可都是我们“无主”的卫星,真要说起来,理亏的是我们,更何况他们要是对我们挑衅示威的话,也犯不上一口气针对那么多卫星,摆明了要多方树敌啊。”
“有没有可能就是一次单纯清理间谍卫星的行动,我们长期以来的探查可能让他们觉得太过火了?”
有人如此说道,不过当即就被同事反驳了:
“华国放在我们头顶的难道就少了,单是我们掌握的就有六颗之多了!”
针对华国此次行动的动机是什么?情报官们陷入激烈争论:
“报复上周的南海侦察?”
“对伏羲堆选址舟山的武力宣示?”
“还是…”一名老牌分析员眯起眼,“声东击西?掩护其他战略行动?”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中,一个女性情报官突然在屏幕上调出一张图片,随即有些试探性的说道:
“有没有可能,这是华国为了保护某个人的示威演戏。”
只见屏幕上的图片里,赫然是今天一早来自华国那边CCTV的新闻联播,内容其实并不新鲜,这个消息早在一个多月前他们就已经知道了。
报道的内容正是那个洛珞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于下个月初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的消息,这本没什么值得注意的。
但……放在这个时间点可就有点太巧了。
早上刚爆发了这样的事件,紧接着华国的新闻联播就突然把这个毫无新意的“老故事”拿出来说了一遍,要是有什么变动也就算了,明明还是那些东西,有什么值得突然又拿出来的呢?
劳伦斯看了下属的这个女情报官一眼,对方则是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似乎说完之后自己也觉得猜的有些离谱。
但他突然觉得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实则可能最接近真相,如果是别的学者,当然不可能让华国有这样的动作,但如果是洛珞的话,好像一切都合理了。
那可是一手设计出了盘古堆,被称为最有可能解决能源问题的新时代能源之父啊,就连这个卫星武器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想到这里,他回想到了刚才那些人争吵着还打算向华国施压,他突然有些想笑。
也许:
“他们不是单纯在保护一位科学家……也是在向世界宣告——谁掌握能源与太空,谁就能制定规则。”
他说完话之后,突然走到一旁跟副手低声嘱咐了几句。
早在一个月以前,他们刚得到洛珞将要出国领奖的消息时,就立刻展开了一系列部署,有几个行动计划已经确定可以尝试,正在筹备中。
但是,看如今的情况,华国的实力和决心……他们针对洛珞的某些方案似乎要重新规划了。
“先全部取消,等我的消息。”
劳伦斯沉声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