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大国重器执剑不退
第444章 大国重器执剑不退 (第2/2页)书房里静得能听到心跳,窗外的灯火映在老者深邃的眸中,跳动着不屈的火焰。
“千日防贼,古已有训。”
老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决断:
“把洛珞永远锁在保险柜里不是长久之计,那不是保护!是慢性扼杀!他终究要去更广阔的天地,去碰撞、去引领,因噎废食,只会自缚手脚,让对手觉得我们软弱可欺。”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斯德哥尔摩的位置,又猛地划出一条无形的弧线,仿佛在丈量一个崛起大国的力量投射边界。
“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只有让贼人不敢起、不能起歪心思的实力和决心!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洛珞要去,而且要堂堂正正地去,风风光光地领!让全世界看清楚,这是我华夏顶尖的科学家,是我大国重器的执剑人!谁敢动他分毫,就是在向十四亿华国人民的尊严宣战,就是在挑衅我们捍卫人才、捍卫荣誉的钢铁意志!”
“必须去!”
这三个字如同金石坠地,铿锵有声,瞬间驱散了屋内的阴霾:
“这不是洛珞一个人的事,这是十四亿人扬眉吐气的时刻!我们光明磊落,何惧魑魅魍魉?让西方擦亮眼睛看看,今日之华国,有顶尖的人才,更有捍卫顶尖人才的决心和能力!我们要让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成为展示大国自信与力量的舞台!”
最后的目光投向窗外无垠的夜空,那里有盘古堆点燃的星火,有洛珞追寻的宇宙奥秘,更有这个古老民族冲破一切桎梏、昂首走向复兴的磅礴曙光。
亮剑之时,锋芒所向,宵小自当退避。
……
宁波北仑港,时光智能计算中心深处芯片研发实验室的灯光好像从来没有熄灭过。
洛珞额前碎发被汗水微微浸湿,眼神却紧紧盯着屏幕上最新的AI芯片架构优化曲线。
空气中弥漫着高频电流的嗡鸣和芯片高速运算时散发的微热,就在他指尖即将敲下确认指令的刹那,手腕上的特制腕表无声地震动了一下,是小梅提示他电话的消息。
洛珞走出实验室,从储物柜里拿出了手机,自从接到诺奖电话并汇报给张云超后,他就没再把手机放回办公室,而是随身带着,即便是不允许携带手机的实验室,也都是放在了外面的储物柜,就是防止错过重要的电话。
拿出手机一看,果不其然,正是张云超的电话。
他首先转达了领导对洛珞取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祝贺,其次便是对其出国领奖一事做出了批准,以及后续的细致安排。
这个消息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洛珞心湖中漾开一丝波澜。
成为“盘古”点火者、菲尔兹奖得主、乃至如今斩获诺奖物理学奖的第一位中国国籍科学家……一路走来,赞誉与光环无数,但伴随其后的,是越来越沉重的“国之重器”身份和随之而来的无形枷锁——安全。
不是他骄傲,他太清楚自己的研究价值,也太清楚大洋彼岸某些情报机构对自己的觊觎。
相信领导拍板让他“堂堂正正”去领奖,这份魄力背后,必然是滴水不漏的铁壁防御。
洛珞走到休息区,向后靠在椅背上,高强度思考带来的微眩感被这条信息冲淡了些许。
他望着实验室外冰冷的金属墙壁,眼前浮现的却是过往数次经历险境时的场景——无论是川西玄武试验场的绝密研究,还是黄泽岛盘古点火时如临大敌的安保。
“影卫……”
这个词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脑海。
那是他认知中最高级别的个人防护,如同真正的影子,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他们隐匿在人群的缝隙,潜伏于光影的交界,拥有着超越常理的敏锐、迅捷与……冷酷。
之前有几次在试验场外遭遇的“意外”窥探者,就是被潜伏在侧的影卫以雷霆手段清理,他甚至只来得及瞥见对方一闪而过的残影和空气中淡淡的硝烟味。
“这次,大概也一样吧。”
洛珞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凉的金属桌面上轻轻敲击。
他想象着斯德哥尔摩古老的街道、庄严的音乐厅,在这些充满异国风情的背景下,必然会有几道如影随形、高度戒备的目光,时刻扫描着任何一丝可疑的波动。
他们可能伪装成外交随员、记者助手,甚至只是普通的路人,但那双眼睛,必然是鹰隼般的锐利,能洞穿一切伪装,随时准备着用血肉之躯或雷霆手段,将一切威胁扼杀在萌芽之中。
组织上同意他去了,这让他心头一块巨石落地,但这份“静候通知”的安防安排,又像一层浓雾笼罩在前路。
他深知,这次斯德哥尔摩之行,绝非一场简单的学术庆典。那闪耀的诺贝尔奖章之下,涌动的将是远超学术范畴的暗流。
他需要做的,就是在聚光灯下,在无数目光的注视和潜在的危机中,保持那份属于科学家的冷静与从容,将华夏科学家的风采,真正地、毫无畏惧地展现给世界。
至于那层浓雾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防护天网……洛珞闭上眼睛,暂时将芯片的优化曲线抛诸脑后。
他选择相信组织,如同组织选择相信他。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保卫战,已然在遥远的颁奖台之外,悄然拉开了帷幕。
而他的“影子”,或许已经出发。
洛珞已经十分相信组织上对他安全的重视了,但他仍旧是低估了自己的重要性。
此次对他出行的安排,远远不止是影卫或者专机接送、贴身保护那么简单。
就在他休息好了回到实验室继续他的研究时,另一边的西山会议室里,已经人头攒动,总装曹部长、总参情报部周部长、空军部杨部长……还有几个穿着中山装或者黑色西装的中年人。
如果洛珞此刻出现在这里,必然会大感惊奇,因为整个会议室里的人他几乎都认识,每个人都跟他有过不小的交集。
尤其是最后几个人,正是当初他在尘埃之怒项目上合作的几个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