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443章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第443章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第443章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第2/2页)

评语中称洛珞为“21世纪的数学革命家”,他用方程重构了宇宙的图纸——不是靠蛮力,而是靠头脑中的银河繁星。”
  
  李小萌的语调转向真诚的赞扬,她对着镜头微笑,声音温暖如春风:
  
  “此刻,我满怀激动和敬佩,邀请所有观众和我一起祝贺洛珞教授!这位年轻的华国之子,让我们见证了什么叫风华正茂、国士无双,他用智慧将不可能的难题化为可能的钥匙,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的星辰大海里,华国人不再只是追随者,而是开拓者!这不仅是一枚勋章,更是亿万华人的梦想成真。”
  
  此刻BJ一户普通的客厅里,饭菜的余香尚未散去。
  
  王卫国习惯性地拿起遥控器,准点打开了新闻。
  
  片头乐响起,屏幕上金色的长城蜿蜒而过,他端起半凉的茶水啜了一口,妻子李芳正收拾着碗筷。
  
  十九点零八分,画面切回演播室。
  
  主持人李小萌的面容庄重而清晰,她的声音透过亿万家庭的屏幕,清晰地传遍神州大地:
  
  “今天,我国科学家洛珞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啪嗒!”
  
  王卫国手里的茶杯盖子没拿稳,跌落在小几上,滚了两圈,茶水溅湿了玻璃台面。
  
  李芳刚走到厨房门口,手中的碗碟也忘了放,猛地回头:
  
  “……啥?!”
  
  他们的儿子,正上初二的小王,一脸的不敢置信:
  
  “爸?刚才电视说啥?洛神……拿诺奖了?!”
  
  与此同时,水木大学博士生宿舍。
  
  张明正对着电脑屏幕写论文,电视开着当背景音。
  
  当那句“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清晰传来时,他握鼠标的手猛地一滞,整个人像是被按了暂停键,随即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
  
  “卧槽——!!!”
  
  吼声冲破了宿舍楼的安静,紧接着,整层楼似乎都炸了锅,踢门声、跺脚声、兴奋的鬼叫声此起彼伏,仿佛瞬间进入了一场盛大的狂欢节。
  
  西南小城的一家小饭馆里。
  
  墙上悬挂的老式电视正播放着新闻联播。
  
  食客们原本大多低头吃饭或闲聊,那句“洛珞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出来,整个饭馆瞬间鸦雀无声。
  
  一个带着厚厚眼镜片、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猛地摘下眼镜,凑近屏幕,声音发颤:
  
  “洛珞……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国……是我们华国的洛珞啊!!”
  
  邻桌几个大学生模样的人,像是被点燃的炮仗,一下子跳起来击掌,兴奋地大喊:
  
  “成了!成了!诺奖零突破!”
  
  每一个收看着这条新闻的家庭、公共场所、甚至路边的店铺,都在这一瞬间被同一种巨大的情感击中。
  
  王卫国家里:李芳顾不上收拾了,几步冲到电视前,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像是要确认这不是幻听:
  
  “天哪……物理学奖……是洛珞啊!上回那个……那个盘古堆!”
  
  她想说盘古堆点火也是这位洛神。
  
  小王已经激动地在客厅里蹦跳:
  
  “洛神牛逼!菲尔兹加诺奖!无敌了!物理卷子上印他名字算了!”
  
  饭馆里的老教授:老泪纵横,喃喃自语:
  
  “四年了……四年了……本来该是最年轻的……”
  
  旁边的大学生虽然不完全明白老教授话语中“四年”和“最年轻”的遗憾,但他们完全被这历史性时刻感染了,七嘴八舌地讨论:
  
  “太厉害了!自己搞出理论,还能用来造出聚变堆!”“刚才新闻是不是还说他才27岁?”“这才是真正的大神啊!”“为国争光!太提气了!”
  
  水木大学宿舍楼的楼道里:许多门打开,年轻的学子们涌了出来,互相拥抱、击掌,有人甚至拿出了不知哪里来的小国旗挥舞。
  
  张明倚在门框上,看着欢腾的同学们,笑容灿烂,但心头也掠过一丝与他看到洛珞照片时同样的感慨:
  
  “22岁拿到菲奖就该得诺奖了……晚了四年,纪录飞了……”
  
  是的,要是当初第二年就能直接拿奖,就将直接打破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得主的记录了。
  
  只是可惜,瑞典皇家科学院一向注重实验结果,这才拖了四年之久,不得不说有些遗憾。
  
  不过这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更汹涌的骄傲淹没:
  
  “但他是洛珞啊!凭硬实力,让皇家科学院等来盘古堆的审判!一样是传奇!”
  
  更加激动人心的讨论更是在网络上不断进行着。
  
  首当其冲的就是微博久违的再次崩溃,这在时光科技如今那“坚固”的服务器下,已经是十分罕见的事了,不过细数下来似乎每次都跟洛神有关系。
  
  而微博崩溃前最后的定格画面:热门话题#洛珞诺贝尔#下每秒激增三万条沸腾的呐喊。
  
  置顶热搜是网友@数学史官的痛惜长文:
  
  “2007年就该属于他的桂冠啊!”
  
  配图赫然是四年前在马德里酒店,22岁的洛珞站在写满N-S方程的白板前的那张传世照片。
  
  评论区淹没在集体扼腕中:
  
  “那年他要拿了奖,25岁诺奖得主劳伦斯·布拉格的纪录早作古了!”
  
  “四年!整整等了三轮太阳耀斑爆发!”
  
  知乎热榜化作时间溯回的沙盘:
  
  热帖《迟来的冠冕是否仍是王权?》首页飘着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截图:
  
  “洛氏理论需经物质世界审判”。
  
  高赞回答用血色箭头标注关键句:
  
  “盘古堆点火成功的监控画面就是最终审判锤!若诺奖肯像我们一样相信纯粹数学之美.”
  
  匿名用户晒出2007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史料:
  
  “当年所有质疑者现在都成了他获奖背景板!”
  
  贴吧陷入时光倒流的狂欢:
  
  核能吧置顶帖《四年验证之路》热评第三千楼嘶吼:
  
  “风洞验证要两年!气象建模要三年!人类验证神迹的仪器跑得太慢啊!”
  
  “早说过菲奖只是他起点!”
  
  有人激动的说着。
  
  虽然当初洛珞获得华国第一个菲尔兹奖的时候,新闻直接将其描述成了跟诺贝尔奖媲美的顶尖大奖,甚至可以用“诺贝尔数学奖”来形容。
  
  但媲美终究只是媲美,如果菲尔兹奖能达到诺贝尔奖的高度,那也就不需要有“诺贝尔数学奖”这个称呼来衬托了。
  
  如今这万众期待的首个真正属于华国的诺贝尔奖,再次被那个不断创造传奇的人来回了国内。
  
  不得不说,给国人带来的精神激励远非一般的成就可以比拟,而这,也正是诺贝尔奖的魅力。
  
  这一刻,亿万家庭小小的屏幕上,映着那个创造了历史的年轻脸庞,新闻主持人的话语如同洪钟敲响在每个人的心房。
  
  惊讶、狂喜、激动到落泪、身为华国人的深切自豪、以及对那位年轻传奇的无限敬佩——无数种复杂的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道响彻心底的声音:
  
  “他拿到了!我们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国士无双,荣归四载后,再创人类巅峰。
  
  今夜,华国为之沸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