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438章 谈判桌只为收割而开

第438章 谈判桌只为收割而开

第438章 谈判桌只为收割而开 (第1/2页)

京城初秋的晚风已带凉意,但各大科技公司的研发中心却灯火通明。
  
  整个手机市场都被时光这个半路下场的程咬金给杀了个措手不及。
  
  一股名为“人工智能”的风暴席卷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也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所有老牌手机巨头的心底激起了巨大而混乱的涟漪。
  
  时光二代手机的发布会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设备,更像一盏刺破迷雾的强光灯,将“移动端人工智能”从一个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骤然照进了现实。
  
  消费者为之狂热,市场为之改写,竞争对手们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仓促的“追赶”之中。
  
  苹果库比蒂诺总部、三星首尔水原研发中心、诺基亚埃斯波实验室……无数的会议室彻夜亮着灯。
  
  高管们在内部报告上看到了令人绝望的数据:时光二代手机不仅硬件参数亮眼,更致命的是那集成在系统中的“小梅”。
  
  它能听懂模糊指令,能连贯上下文,能辅助决策——这哪里是Siri或三星的早期语音助手能比拟的?用户尝过了“小梅”带来的便捷,又怎能再忍受那些需要精确关键词、反应迟钝、功能单一的“智障”助手?
  
  “我们必须立刻启动最高优先级的AI项目!”
  
  一份份紧急备忘录飞向各大公司的研发部门。
  
  “对标小梅”、“打造下一代智慧助理”成了所有项目组的名字。
  
  巨额预算被批下,顶尖人才被抽调,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军备竞赛在恐慌与急切中被强行拉响。
  
  然而,时代的鸿沟,并非靠一腔热血或堆砌金钱就能轻易跨越。
  
  恐慌与贪婪,几乎在发布会结束的瞬间,同步抵达全球各大科技公司的决策层。
  
  库比蒂诺,苹果总部:
  
  高管们连夜观看完张嘉文的演示录像,会议室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Siri?”
  
  一位副总裁沙哑着嗓子打破了沉默:
  
  “我们的‘Siri’下个月就要发布了……可是看看这个‘小梅’!它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刚刚还在为“语音控制”兴奋的团队,仿佛一夜之间被时光甩开了一个时代。
  
  紧急会议的命令发出:不惜一切代价,加快、升级,把能动的资源全部砸向AI核心!
  
  他们试图在现有的硬件框架上复制“小梅”的响应和深度理解,工程师们通宵达旦地优化语音识别算法,挖掘A4/A5芯片的潜力。
  
  然而,即便是最高端的原型机,只要运行他们试图模拟“小梅”功能的新模块,几分钟内机身便滚烫如烙铁,耗电量更是如决堤之水。
  
  功耗!发热!这如同天堑般的硬件物理极限,是2011年的技术无法绕开的现实鸿沟。
  
  三星城,首尔:
  
  刚刚凭借GalaxyS系列在安卓阵营崭露头角的三星电子,陷入了更深的焦灼。
  
  时光二代手机那个华丽的全金属边框设计和顶尖的摄像头参数本就让他们坐立难安,现在再加上一个“人工智能”的王炸。
  
  技术本部长拍着桌子嘶吼:
  
  “买!挖人!研究那个北仑数据中心!他们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这是未来智能手机的生死之战!”
  
  预算被疯狂批准,顶级软硬件工程师被强行集合。
  
  但面对时光科技宣称的“核心大脑在北仑”,三星尝试在自己庞大的全球服务器阵列中部署深度学习模型,希望复制时光的“云-端”架构。
  
  结果更令人绝望:仅仅训练一个基础的语义理解模型就耗费了海量计算资源,运行费用高昂得吓人,产生的延迟远超可以接受的手机交互响应时间,而最终模型的效果却像个牙牙学语的孩子,与“小梅”的从容流畅天壤之别。
  
  深圳,某手机巨头研发中心:
  
  靠性价比和产业链优势起家的本土巨头,此刻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人工智能?”
  
  老总看着市场上瞬间售罄的时光手机和黄牛加价千元的新闻,面色铁青:
  
  “这东西能打游戏吗?能多装几个APP吗?用户疯了?”
  
  但市场反馈不会说谎,他随即厉声道:
  
  “不管有用没用!立刻成立项目组!马上给我弄出个‘小华’、‘小文’之类的东西来!噱头也要有!”
  
  诺基亚总部:
  
  塞班系统的余晖尚未散尽,WindowsPhone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小梅”的出现,更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尝试联系剑桥研究院,但得到的反馈是:
  
  “通用人工智能?我们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这超越了目前的框架。”
  
  诺基亚的工程师看着手中的Symbian设备,眼神中只剩下茫然和无助。
  
  时代,似乎真的彻底抛下了他们。
  
  不只是这些老牌巨头们,那些妄图弯道超车快速进场的年轻企业,更加迫切的盯上了人工智能的领域,他们有预感,如果能掌握这个技术,他们恐怕可以一飞冲天。
  
  然而一切的前提是——掌握这个技术。
  
  硅谷某家巨头实验室里,一群顶尖工程师正汗流浃背地围着一台被拆解的时光二代手机。
  
  复杂的测试仪器连接着主板上的芯片。
  
  “见鬼了”
  
  首席架构师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
  
  “我们尝试在他们的SoC上复刻类似‘小梅’的语义识别模块,功耗直接飙到了15W!手机瞬间烫得能煎鸡蛋!”
  
  而更让他们绝望的是,在他们自己的高端芯片上运行类似强度的模型,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发热和电量消耗完全是灾难级别的。
  
  “北仑港!”
  
  远在深圳,一个攻坚团队在研究张嘉文发布会提到的关键信息后恍然大悟:
  
  “它的核心运算根本不在手机上!是在那个数据中心里!”
  
  他们试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搭建模型,但很快发现,即使用上当时业界顶级的数据中心级GPU,构建一个能理解上下文、进行多任务关联的模型,其资源消耗也远超想象,训练周期漫长,延迟无法满足实时交互要求。
  
  他们甚至还没有类似“小梅”发布前、洛珞展示给张云超的那种通用AI原型。
  
  “我们还在研究图像识别和语音转文字”
  
  一位资深研究员苦涩地说:
  
  “人家已经玩起了因果推理和复杂决策,这中间差了至少……五年?”
  
  “放屁,时光手机研发一共才多少年!”
  
  然而那些掌权者却根本没法相信这个说辞,从来都是追赶者能够借着时代的红利缩短研发时间,然后快速追上,甚至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但怎么到时光这,人家研发一共都没两年,你告诉我得用五年去追赶,越活越回去了?!
  
  更讽刺的是,当他们试图用一些暗地里的手段,通过网络协议逆向分析时光手机与北仑中心的交互时,发现数据流经过了重重加密和某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协议层,就像试图在一片浓雾中辨认远方的灯塔,除了知道它很亮,具体结构和原理根本无从窥探。
  
  别说模仿了,连门都找不到。
  
  而另一边的京城,时光科技总部顶层,宽大的落地窗外,京城的秋意渐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