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隐藏在谈判桌下的汹涌
第430章 隐藏在谈判桌下的汹涌 (第2/2页)“追加50%的后期预算,保证每个特效镜头达到诺兰作品的标准。”
“动用手腕,调配为《阿凡达》、《终结者》工作的核心视效总监加盟,确保每一帧视效臻于完美。”
他特意强调了这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同时,福克斯将全力动用全球发行体系,保证《战斗天使》在北美主流院线拿到至少开画三个月内的黄金放映时段和最优先级的排片资源,确保北美市场收入最大化。”
他的语速不疾不徐,每一个单词都仿佛经过了称量,显得诚意满满。
福克斯的后期资源?确实顶尖。
追加预算和承诺排片?听上去更是诚意十足。
彼得森一边说着,一边密切地观察着洛珞和他身边任何拾光映画成员的神情变化。
这不仅仅是为了后期主导权——这当然是他此行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福克斯希望在这个可能爆款项目中争取更大话语权的商业诉求。
但更深处,是临行前某些人的“额外叮嘱”。
背景简报里的信息清晰无比:洛珞,这位天才,表面上在拍《战斗天使》,实际掌握着最尖端的聚变能源技术,他背后那家“时光科技”更是涉足智能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神秘科技领域。
情报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战斗天使》这个电影项目,可能就是某种掩护——卡梅隆也许都被“利用”了。
而时光科技在剧组拍摄期间,其他领域是否有什么异常动向?
因此,他这次谈判,既是想展示福克斯的肌肉,更是试探。
洛珞会对接管后期表现出犹豫吗?会暴露出对某些特定领域,比如后期涉及的高精度建模渲染?某种特效处理需要的特殊算法?特别关注吗?
如果他断然拒绝,那么福克斯方面能否从拾光映画对接人员的反应里,捕捉到对方在处理高科技、高复杂度项目上的真正实力?
洛珞的目光落在那两页充满诱惑的字眼上,彼得森甚至捕捉到了他目光在那几个顶级名字上的片刻停留。
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在彼得森心头升起——没有人能无视这种资源和话语权,即便是他,也需要权衡商业与现实。
室内的暖气很足,可洛珞的眼神落在那些名字上时,温度似乎降了几度。
他的指腹轻轻划过桌面上那份被他带来的文件的封面。
封面上,“后期制作主导权及分工协议——最终执行版”的烫金中英文标题,清晰无比。
彼得森脸上的笑容还带着“稳操胜券”的弧线,语调充满了掌控感:
“我们认为,强强联合,才能保证这部……艺术品的灵魂和潜力,在全球市场都得到最……嗯,最符合它定位的尊重和呈现。”
洛珞抬起了眼。
那双眼睛里没有一丝犹豫,更没有彼得森期待中权衡利弊的涟漪,只有一种近乎实质的平静。
他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是用指尖在封面那几个烫金大字上点了点,声音清晰而稳定,每一个字都像小锤敲进沉寂里:
“契约精神是基石,关于后期制作的一切分工、流程、最终决断权,已定稿于这份合约里。”
彼得森的笑容凝固在嘴边,仿佛被冻结在了那过分红润的皮肤上。
他精心准备的所有华美筹码——那50%的预算光环,诺兰团队的金字招牌,黄金排片的承诺——在这一刻,似乎瞬间失重,被无形的力量猛地抽走了价值,徒留虚妄的回响。
它们叮叮当当撞在一起,然后无声地,重重地坠落,碎在光洁昂贵的红木地板上,湮灭无痕,空气沉滞得让人窒息。
他嘴角僵硬的肌肉抽搐了一下,想开口,却听见洛珞再次开口,这次语气是纯粹事务性的简洁,像手术刀划开胶着的空气:
“具体的剪辑日程表和下一步流程建议,请按合同附件三的要求,72小时内提交至拾光后期统筹部门反馈。”
洛珞站起身,微一点头:
“后续技术对接,会有专业团队与你方联系。”
说完,没有多余的停留,转身朝外面走去。
彼得森靠着高背椅,掌心一层薄汗,凉得彻底。
他下意识清了清嗓子,驱散喉咙里的干涩。
面前精美的酒杯里已经空空如也,映着他眼底藏不住的那一丝慌乱。
傲慢?轻慢?当初总部派他来“看看”这个跨界的中国科学家带着几分玩票性质的项目时,他们福克斯上下弥漫着这种气息。
投资额度勉强算得上体面,资源和后期制作团队的投入,都带着几分“施舍”与“观望”,要不是有另外的需求……他们都未必会同意合作。
是的,这才是此次合作的重头戏,甚至连卡梅隆对此都并不清楚,他们其实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
可眼前这些流淌的光影……他太熟悉好莱坞,熟悉什么叫划时代。
这根本不是什么玩票,是即将引爆整个科幻类型的核弹!而核弹的起爆按钮,正稳稳握在拾光映画,握在那个名叫洛珞的年轻人手里。
恐惧像冰冷的爬藤,缠绕而上。
如果这部注定封神的电影最终烙印上的是“拾光映画倾力打造”,而二十世纪福克斯仅仅缩在联制方那一行小字里……他不敢想象董事会咆哮的电话会议。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那些国会老爷们的任务,虽然这次参与拍摄他也收获很多,有不少可以交差的东西,但……总觉得并不是那些老爷们想要的。
“他们…似乎对掌控全局有着绝对的自信?”
彼得森内心翻腾:
“难道完全不担心后期这种庞大工程的复杂性?还是说…他们认为这些技术挑战,根本不值得动用心力?”
他找不到洛珞对福克斯资源感兴趣的丝毫证据,这让他准备好的、用于试探对方关注点的“底牌”——那些更精细、更耗算力的后期特效选项——完全没有打出去的机会。
洛珞如此快速地离开,拾光团队如此淡定地接受挑战,这种反常的平静和掌控感,在他事先获得的“剧本”里,恰恰指向了最糟糕的可能性——时光科技的核心智力和资源,此刻可能真的深陷于某个远超电影特效的、真正的“未来科技”深渊之中。
精心准备的诱饵像扔进了深潭,连个水花都没溅起。
就连洛珞自己都没想到,对手居然还会把手真的伸到电影的谈判桌上,只不过上面对他那严密的保护措施,让对手也无计可施只能出此下策。
而他无意间在特效方面的强大自信,再次诱导着他的对手进行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联想,事情再次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