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相国在上 > 152【油盐不进】

152【油盐不进】

152【油盐不进】 (第1/2页)

“薛同知子承父志,薛公在天有灵,定当欣慰。”
  
  许观澜自然不会被薛淮一句话弄得方寸大乱,盐政衙门内部倾轧之激烈难以想象,像他这样笑到最后的人不知见过多少风浪,不至于在薛淮这个后辈跟前失了计较。
  
  他用一句客套话带过薛淮的锋芒,继而满怀感触地说道:“薛公风骨令人钦佩,然而官场之道刚不可久、过柔则废,有时为成大事,亦需懂得迂回变通。譬如薛公当年以刚正不阿著称,却也深谙外圆内方之精义。薛同知如今辅政一方,想必对此体会更深吧?”
  
  这番话近乎明示,莫说薛淮两世为人,即便他真是一个愣头青也能听懂。
  
  官场之上,和光同尘历来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极少有人能真正融会贯通这门技艺。
  
  薛明章十五年宦海生涯,给世人留下的印象绝对不是强项令,实际上他非常清楚迂回曲折的必要性,今日许观澜便是以此提醒薛淮,连你父亲都做不到一路刚猛所向披靡,你又何必钻进死胡同呢?
  
  无论从官职还是职权范围来看,薛淮都奈何不了许观澜,后者之所以这般耐着性子劝说,无非是因为薛淮这次回到府城多半要对本地豪族动手。
  
  在认窝大会即将举行的关键时刻,许观澜委实无心和这个背景深厚的年轻同知打对台。
  
  “多谢运台金玉良言。”
  
  薛淮自然明白对方的用意,他微微挺直脊背,不疾不徐地说道:“先父常言,为官贵在持心。持心如衡以理为平,理法即天道,人情需在法度之内方能畅达。倘若为了所谓的变通逾越法度的底线,纵能解一时之困,终究会埋下无穷祸患。这非是下官愚鲁不知变通,实乃不敢因一己便利,而失天下之公,负皇恩之重,更愧对家父在天之灵。法度之绳松弛一分,小民之血便要多流一寸,兴化县那些受难百姓的泣血之状犹在眼前,下官岂敢罔顾?”
  
  从始至终他都保持着对许观澜的尊重,但是这番绵里藏针的表态,让许观澜心头最后一丝侥幸迅速消弭。
  
  这个年轻人的心志坚如铁石,无论许观澜如何摆弄道理,他都不会改弦更张。
  
  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许观澜的目光落在薛淮案前那杯颜色已变浅的清茶上,复又抬起,脸上的笑容纹路似乎更深了些,但那份人情世故下的试探意味已悄然淡化。
  
  “薛府门风果然不同凡响,薛同知有此心志,何愁扬州吏治不清?”
  
  许观澜的语气尽显真诚,也暗含着一丝隐晦的退让:“说来惭愧,本官方才之言倒是显得落了下乘。守持本心,以公理御私情,此乃为官大道。今日与薛同知一番恳谈,更觉阁下见识非凡,稳重老成,远非寻常少年俊彦可比。日后两淮盐务若有疑难,少不得要多多仰仗薛同知在地方的鼎力支持。”
  
  这番话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完全放弃,只不过是因为宴席尚未开启,稍作转圜给彼此一个台阶罢了。
  
  薛淮对此心知肚明,他的姿态依旧谦和,徐徐道:“运台言重了。盐政乃国课根本,关系重大。下官身为地方辅臣,自当戮力同心,全力协助运台及诸位大人,确保盐务通畅地方安稳。凡分内之事、力所能及之处,断不敢稍有推诿懈怠。”
  
  就在这平和甚至趋于融洽的氛围中,离去一段时间的娄师宗快步折返,恭敬道:“禀运台、薛大人,膳席已备。”
  
  当此时,夕阳穿过精致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好!”许观澜朗声一笑,率先起身,温言道:“今日东园薄宴,权当为薛同知巡行四县一州、重返扬府接风洗尘。席间不再论公务,只谈些风物人情诗酒文章,如何?”
  
  他伸出手,做出了一个相请的姿势。
  
  薛淮心中微定,今日本就是宴无好宴,许观澜的根脚太硬,莫说在这扬州地界,便是江苏巡抚和布政使这两位大员也不会轻易和两淮盐运使闹翻。
  
  此刻见对方有意缓和气氛,薛淮欣然道:“恭敬不如从命,运台请。”
  
  两人言笑晏晏,并肩向东园的筵席厅走去,先前的暗流仿佛在夕阳下烟消云散,只留下一池平静的秋水。
  
  及至宴厅,娄师宗指挥侍女们备席布菜,请许薛二人入席,他则亲自作陪。
  
  许观澜说到做到,席间果然不再提半句公务,只谈扬州的运河风光、本地名士的逸闻趣事,甚至还在不经意间提起薛淮在京中的壮举。
  
  娄师宗则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副手,妙语连珠调节着气氛,席间登时无比和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