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 第302章 中美合拍...两开花

第302章 中美合拍...两开花

第302章 中美合拍...两开花 (第1/2页)

他拿起自己的加密平板电脑,看了一眼右下角的时间。
  
  怀俄明州,2022年1月25日,下午六点。
  
  正是中国广州的1月26日清晨八点,一个完美的工作时间。
  
  他看了一眼身旁正温柔地看着孩子们的艾米丽,轻声说道:“亲爱的,帮我照看一下孩子们。我的下一场会议要开始了。”
  
  “会议?”艾米丽有些惊讶。
  
  “嗯。”林予安点了点头,“一场关于如何为十二月和琥珀,建造它们未来家园的会议。”
  
  说着他便拿着平板,走进了那间拥有着无敌山景的书房。
  
  关上厚重的木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音。
  
  然后熟练地打开了加密的视频会议软件,输入了一串早已烂熟于心的会议代码。
  
  屏幕下一秒,画面被清晰地分成了三个窗口。
  
  左边的窗口,是一个充满了东方气息的明亮而又繁忙的现代化设计院会议室。
  
  长隆集团设计院的首席结构工程师李文博,正带领着数位精英工程师和严阵以待。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图纸和文件。
  
  而右边的窗口,则是一个墙上挂满了各种动物园和主题公园设计草图的美式办公室。
  
  一位年约五十,留着精心打理的络腮胡的美国白人,正微笑着对镜头点头。
  
  他正是PGAVDestinations的首席设计师,全球公认的顶级动物园设计大师——约翰·哈蒙德。
  
  而最顶端代表着甲方专家席的窗口里,麦柯兹博士也已经上线。
  
  她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色研究服,金色的长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
  
  背景是阿拉斯加北极生物研究中心的办公室,能看到窗外是永昼时节苍白的天空,室内则显得有些清冷和寂寥。
  
  他清了清嗓子,把注意力投向了全体与会者。
  
  “早上好,李工。晚上好,哈蒙德先生。”林予安微笑着,用流利的英语,先向两大主要团队致意。
  
  随后,他的目光再次回到顶端的窗口,声音不自觉地放缓了一丝:“晚上好,麦柯兹博士。”
  
  林予安的目光越过屏幕上冰冷的数据和窗口,精准地捕捉到了她那双蓝色眼眸中的一缕复杂情绪。
  
  那一瞬间,他清晰地从对方的眼神里读出了毫不掩饰的思念。
  
  尽管早已预料到,但林予安的心脏还是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
  
  他不动声色地深吸一口气,了然地微微点头作为回应,将这件事暂时放在一边。
  
  一场横跨了三大洲,十几个时区的第一次三方线上峰会,正式开始。
  
  简单的问候过后,林予安开门见山,“感谢各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准备好初步的构想。相信双方团队已经审阅过对方的方案了。”
  
  “今天的会议目的很简单,我需要你们双方针对方案中的几个关键分歧点,进行一次全面的讨论,并最终由我来敲定方向。”
  
  “哈蒙德先生,你和你的团队负责定义这个项目的灵魂,也就是顶级的动物福利标准、科研功能和游客体验。”
  
  “而李工,你和你的团队,负责赋予这个灵魂以骨骼躯体,也就是最高效可靠的工程实现方案。”
  
  “我们的总目标不变,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合理的成本,建造一个全世界最顶尖的极地动物保育设施。”
  
  “总预算初步定为四千万美元,总工期我希望能控制在半年内。”
  
  他顿了顿,将目光投向了右侧的窗口。
  
  “哈蒙德先生,我们从你的方案中最具野心的部分,全天候极地馆那面完全可升降的玻璃幕墙开始。”
  
  “请阐述一下你坚持这个设计的核心理由,尤其是在看到了李工团队提出的工程风险评估之后。”
  
  约翰·哈蒙德的表情立刻专注起来,他分享了屏幕,上面是一张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图,图中室内与室外的冰湖彻底融为一体。
  
  “好的,林。我们的核心设计理念是最大化的选择自由。”
  
  “我们不应该替动物决定它应该在哪里,而是要为它提供足够丰富的环境选项,让它自己来决定。”
  
  “为了实现室内外环境100%的无缝连接,这面由三块独立的巨型液压玻璃幕墙组成的墙体是关键。”
  
  “它提供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给予动物最不受阻碍的通行权,这是理念的体现也是我们设计的灵魂。”
  
  林予安点了点头,随即转向左边的窗口。
  
  “李工,我看到了你们工程团队的评估报告,数据很不乐观。请直接告诉哈蒙德先生你的结论。”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他的发言充满了工程师的严谨,直接回应哈蒙德的理想。
  
  “哈蒙德先生,我们完全敬佩您的理念。但是要实现它,您方案中提到的德国军工级液压系统。”
  
  “我们联系询价后得到的结论是,采购运输加上安装,报价超过八百万美元,定制与安装周期至少需要六个月。”
  
  “这一个单项就占了总预算的20%,并且会让工期从一开始就无法满足林先生的要求。”
  
  他切换到另一张充满了数据和预算分析的PPT,上面清晰地对比着两种方案。
  
  “正如我们在评估报告中指出的,怀俄明州年温差超过60摄氏度,这种巨大玻璃与金属结构的连接处将面临严峻的热胀冷缩考验。”
  
  “这意味着它在未来五十年的运营周期里,会产生一笔极其高昂的维护和校准费用。”
  
  “所以,我们的替代方案滑动式,而非升降式。”
  
  他又展示了另一个3D模型,“我们将玻璃幕墙设计成五块独立的,可以在隐藏式轨道上滑动的单元。”
  
  “在完全打开时同样能实现超过80%的开放效果。但它的结构更稳定,技术更成熟,我们可以让中国最好的高铁车窗供应商来生产。”
  
  “总成本可以控制在三百万美元以内,工期可以缩短到三个月,且后期的维护成本,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
  
  “我们认为,这是效果与现实之间的最优解。”
  
  这是第一次正面的基于数据的交锋,哈蒙德看着李工的方案,陷入了思索。
  
  他追求的是100%的理想,而李工给出的是90%的效果和30%的成本。
  
  没等林予安继续,李文博主动切入下一个核心问题:“其次,关于总预算和工期。林先生,您给出的四千万美元和半年的期限。”
  
  “坦白说,非常极限。按照美国本土的常规施工流程,这样一个项目我们初步估算的成本在4500万美元左右,工期18到20个月。”
  
  “这个时间和预算,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进行压缩的吧。”林予安直接说道。
  
  “是的。”李工点了点头,“所以,我们在方案中提出了一个基建狂魔式的解决方案。”
  
  “那就是利用中国强大的工业预制能力和供应链优势,将北极家园的室内场馆,分解成数百个模块化的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单元。”
  
  “这些模块将在中国的工厂里,与设计同步进行生产。”
  
  “这意味着,当哈蒙德先生的团队,还在进行设计图纸的最后修改时,我们的工厂里,已经开始生产场馆的零件了。”
  
  “等到今年四月底,怀俄明州的冰雪一融化,地基工程立刻动工。与此同时第一批在中国生产完成的模块,也正好抵达工地现场。”
  
  “然后,我们将上演一场乐高积木式的拼装工作,美国团队负责现场管理和质量监督,中国工程师团队则负责提供安装技术指导。”
  
  他的眼中,闪烁着对工程学的绝对自信。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现场的主体施工时间,从常规的八个月压缩到三个月。总工期可以从18个月,缩短到8个月。”
  
  他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而总预算,通过全球集采和中国预制,可以将成本从4500万,优化到3800万美元左右,节省超过1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