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马场镇
第297章 马场镇 (第1/2页)这到饭点儿了,不吃一顿说不过去。
现在管理严格,去豪华的地方大吃大喝说不过去。
就在公安局附近一家档次普通的饭店。
局长没来,正好去市里开会,赶不回来。
但嘱咐过赵河林,一定要招待好。
吃的是本地特色的烙锅。
赵河林热情的介绍:“在咱们矩州,各地的烙锅是不一样的,有凸锅,也有凹锅,而咱们怀义,有专门的说法,叫做活油烙锅,你看这锅就有区别。”
他指着桌子中间的铁锅。
在这口铸铁烙锅中间,单独有个凸起,架了一个碗。
赵河林继续道:“精髓就是这一碗蘸水,每一家店的配方都不一样,但有一样东西不能少,那就是猪油。”
“有了这猪油,才香,搭配上辣椒,酸浆,又酸又辣,还透着油脂的香气,可谓是开胃又好吃。”
“然后这具体吃的也有讲究,外面有个说法,叫万物皆可烙,那是一点儿都不带吹牛的。”
“片好的五花肉,浆好的牛肉,魔芋,豆干,还有咱们本地特色的洋芋粑,配点儿酸菜,越烙越香,越吃越想吃。”
沈新是会给情绪价值的,笑着道:“赵局,您这都可以当个美食专家了,听您这么一说,我可是真饿了。”
何文宇技术出身,但机关待的久,人情世故方面也不会差,跟赵河林说现在网上有那种什么美食博主。
赵河林这口才,比美食博主介绍的都好。
还特意掏出相机,说要给这一锅美食拍个照,回头剪到纪录片里,好好介绍一下怀义的美食。
但别说,味道真可以。
又酸又辣,十分开胃。
沈新虽然出生在号称甜都的南江,但现在的年轻人嘛,都喜欢吃辣的,所以吃的惯。
还喝了一些酒。
偏远县城,规矩没那么严格。
赵河林一番盛情,沈新也不好意思推辞。
喝的是本地特色的水花酒。
没多喝,用赵河林的话说,这玩意儿叫见风倒,不可贪杯。
相比于赵河林的活络,李孝文要安静的多,感觉得到,是个不善应酬的人。
而郭进更不行了,话不多,一直努力的陪着笑。
喝得少,没有见风倒。
出来之后,赵河林邀请沈新在石尧多待一天。
但沈新考虑着还是直接去马场镇。
主要是郭进专门来了,如果留一天,他明天还要再过来。
马场镇距离县城快七十公里,一路全是山路,来一趟挺麻烦的。
赵河林从善如流,说等局长回来,明天一道去马场镇,在那边弄个交接仪式。
总归是个正经的事情,一次跨省的合作。
“赵局,感谢您的招待,那我们就先去了。”沈新道别之后,上了郭进的警车,前往马场镇。
赵河林远远的挥手。
原本还有些醉态,等汽车走远,眼神一下子变得清明。
赵河林瞥了眼李孝文,埋怨道:”孝文,你看你,刚才在饭桌上,我让你跟人家喝两杯,你还不愿意。“
说什么在工作期间。
规定是这个规定,但报备一下不就完了。
自己这个副局长在现场,都可以直接节省这个环节。
说到底就是太耿直,人情没做到位。
赵河林继续教训道:“别以为我没看见,你看人那警犬,眼睛都直了。”
石尧一个偏远县城,可没有专业的警犬。
想要用警犬,得去怀义市里申请。
可怀义也就一个小小的警犬基地,总共才5条警犬,全市好几个县,哪里够用。
李孝文尴尬的说了声哪有,暗道自己也没那么明显吧。
赵河林拍着他肩膀,语重心长的道:“我知道,你肯定是觉得把警犬放在老郭那儿有些浪费,心里有怨气,可这警犬给谁,也不是咱们定的啊。”
警犬赠送单位是筛选过的。
而之所以选择送给马场镇,是因为马场镇很偏,这里发生过多起儿童被拐卖案件,符合沈新做这个项目的初衷。
李孝文连忙否认道:“我可没这么想啊。”
赵河林微微摇头,继续点拨他:“你也是笨,咱们这儿是没那个资源去训练警犬,人家是大城市,不在乎这点儿投入。”
“人家既然愿意搞这个项目,这个沈新又是负责人,你就说点儿好话,把关系弄弄好,那回头人要是再送警犬,你不就有啦。”
李孝文也不是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道:“这人都走了。”
再喝一杯,来不及了。
赵河林道:“那不还有明天呢嘛,而且别的不说,人家千里迢迢来一趟,你是不是也得照顾好。我总跟你说,做人还是要圆滑一些,没坏处的。”
李孝文点头记下。
另一边,沈新一行已经开上了蜿蜒的山路。
两边全是山,四月份,草长莺飞,入眼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