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抵达南极
第三十五章 抵达南极 (第2/2页)赵阳举起相机朝着不远处乔治王岛上的冰川不断定格画面,却突然想起耳边好像少了个“叽叽喳喳”的声音,于是扭头向倚靠在护栏上的马舒舒问道。
“那家伙被南大洋考察队借去‘J121’船了,说是那边发现了大型磷虾群,正好是他在研究所主攻的方向,哎呀,不在也好,省得闹腾,能让我耳根子清净一会。”
赵阳分不清马舒舒的话有多少真多少假,他的视线掠过成群结队在浮冰上行走的企鹅,望向了在不远处唐塞穆埃尔湾锚泊的“J121”船。
这次赴南极考察,除了要建立中国第一座极地科学考察站外,开展南大洋区域的多项目科学研究也是重点任务之一,杨明虽然是郭坤这边的人,但在海洋研究所搞的却是大洋生态研究,所以临时被借调也是常有的事情。
好友的缺席让赵阳总感觉画面里似乎少了些什么,但四周热烈的氛围很快就冲淡他的“遗憾”。
伴随着张向晚通过广播告知“向阳红10”号船正式锚泊在南纬62°11′、西经58°52分的阿德雷湾,这支从上海黄浦江出发的队伍历经30天的远洋航行,跨过了11171海里的距离,终于胜利来到了南极洲大陆。
好消息迅速传回了国内,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等多个单位在第一时间就发来了贺电。
晚上的食堂特地加了好几个菜,队员们围坐一堂,听着郭坤逐封朗读着来自祖国同胞们的赞美与鼓励。
浙江省科委的贺电里说道:“希望南极科学考察队再接再厉,发扬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严谨、求实、进取、刻苦的光荣传统,夺取南极建站、南极洲和南大洋科学考察的更大胜利!”
上海《解放日报》在贺电里提到了新年将至,虽然远隔万里,但上海人民依然心系考察队,祝全体队员新年快乐,并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胜利。
12月26日,这是伟大毛主席的诞辰,能在这一天完成中国极地科学发展史中的一大步,无疑是鼓舞人心的。
男队员们以茶代酒,肆意庆祝,女队员们翩翩起舞,将中国的美带到南极。
穿越深海大洋所带来的痛苦回忆被抛之脑后,明日就要开始筹划建站的艰巨任务也被暂且放下。
整个食堂被喜悦的气氛所充斥,但赵阳却提前离了席,他回到活动室,将之前已经完成大半的黑板报重新涂涂改改。
“就知道你放不下这块破黑板,我们来帮你吧,不然又得一个人忙到半夜。”
熟悉的声响传来,门口站着杨明和马舒舒,这两人真是越来越有“夫妻相”了,竟然能都双手叉着腰异口同声。
“杨明,你学我说话干嘛!”
“没啊,是你在学我吧。”
“你还不承认,赵阳,帮我抓住他,今天就让他知道我们川渝娘子的厉害。”
“阳哥,救命,有刁民要害我。”
与食堂只隔着一条过道,却同样是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