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85章 粮食神器!实至名归!

第585章 粮食神器!实至名归!

第585章 粮食神器!实至名归! (第1/2页)

狂喜庆贺之后,众人这才从激动中平复下来,重新将目光聚焦在那堆积如山的土豆上。
  
  负责统计的书吏捧着最终账本,快步走到朱元璋面前,声音因激动仍带着几分颤抖:“启禀陛下,经最终称重核算,这块试验田亩产足足三十一石!”
  
  “三十一石!”这个数字再次让全场沸腾。
  
  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南方水稻亩产最高不过三石,北方小麦更是只有一石半左右,三十一石,是南方水稻的整整十倍,北方小麦的二十倍!
  
  满朝文武瞬间炸开了锅,翰林院学士郑清之捧着账本,手指都在微微发颤,口中喃喃道:“十倍……二十倍……若是天下田地都种上这土豆,大明的粮食产量将暴涨十几倍,届时别说赈灾,便是让百姓顿顿吃饱饭,甚至有余粮储备,都不在话下!这得救活多少在饥寒中挣扎的百姓啊!”
  
  户部尚书赵勉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快步上前对着朱元璋躬身道:“陛下!此乃天赐大明的社稷神器啊!有了土豆,往后户部再也不用为赈灾粮短缺发愁,各地粮仓也能迅速充盈,大明的根基必将固若金汤!”
  
  群臣纷纷附和,言语间满是对土豆恐怖产量的震撼,看向朱高炽的目光更是充满了钦佩——当初朱高炽说土豆能亩产二三十石时,不少人心中存疑,如今不仅达到了预期,还超出了十一石,这份精准的预判与扎实的培育能力,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朱元璋与太子标站在土豆堆前,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眼神里满是振奋与欣喜。
  
  老朱伸手拿起一颗土豆,反复摩挲着,仿佛在抚摸稀世珍宝,口中不住地念叨:“三十一石……三十一石啊!朕活了大半辈子,从未想过粮食能有如此高的产量!有了这宝贝,朕再也不用在夜里睡不着,担心百姓饿肚子了!”
  
  太子标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父皇说得是!有了土豆,咱们大明就能更快实现国泰民安,儿臣定要尽快制定推广计划,让这粮种早日传遍天下!”
  
  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中,畅想着大明未来的粮食盛世时,朱高炽却上前一步,轻声开口,语气沉稳:“皇爷爷,太子标,诸位大人,有件事臣需向大家说明。”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纷纷看向他,眼中带着疑惑——难道这高产的土豆还有什么隐情?
  
  朱高炽迎着众人的目光,缓缓说道:“这批土豆能有如此高的产量,主要得益于温室大棚。温室大棚可以精准控制温度与湿度,让土豆始终处于最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不受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影响,生长周期缩短,产量自然惊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大家也看到了,搭建温室大棚并非易事。虽说琉璃如今在大明已能批量烧制,成本不算极高,可维持大棚供暖却需要持续消耗薪柴。寻常百姓家中,冬天连自身取暖的薪柴都紧缺,根本无力承担大棚供暖的消耗;而且,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搭建大棚,像北方严寒之地、南方多雨区域,搭建难度与成本都会大幅增加。”
  
  “也就是说,土豆推广到各地后,没有了温室大棚的加持,产量必然会有所下降,还会受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影响,无法保证每块地都能达到三十一石的产量。”
  
  听到这里,众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神情纷纷紧绷,眉头紧锁。
  
  郑清之叹了口气,低声道:“胖殿下说得是……温室大棚虽好,却不是百姓能负担得起的。若是没有大棚,产量怕是要大打折扣啊。”
  
  户部官员们也面露忧色,先前的兴奋劲儿消散了大半——若是产量骤降,那之前的期待岂不是要落空?
  
  朱元璋也收起了笑容,看向朱高炽,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炽儿,照你这么说,这土豆推广出去,产量会降多少?”
  
  朱高炽连忙补充道:“皇爷爷放心,即便没有温室大棚,只要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土豆的适应性依旧远超水稻与小麦。我估算过,在普通田地种植,即便受气候影响,亩产维持在十几石还是没问题的!”
  
  “十几石!”这个数字如同定心丸,瞬间让众人松了一口气。
  
  郑清之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激动地说道:“十几石也足够了啊!南方水稻亩产不过三石,十几石就是它的六七倍;北方小麦亩产一石半,十几石更是它的十几倍!这依旧是前所未有的高产啊!”
  
  群臣也纷纷回过神来,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
  
  赵勉更是激动地说道:“是啊!即便亩产十几石,也足以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胖殿下先前说亩产二三十石,如今虽因条件限制无法完全达到,可十几石也远超预期,这份功绩,足以载入史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