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教竹笼初啼
第136章 教竹笼初啼 (第1/2页)“沙沙,沙沙”轻微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带着压抑不住的好奇。
凌渊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篝火的余烬旁,原本忙碌着熏肉的石爪、整理藤条的烬牙,甚至几个正在搬运柴火的年轻战士,都不知不觉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他们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牢牢黏在那个造型奇特、结构精巧的竹筒上。
巧手婶离得最近,她手里还攥着一把刚采的野菜,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凌渊手中的蒸笼,尤其是那稳稳卡在竹筒内部的细密蒸格和那个边缘涂抹着奇特黏土的树叶盖子。那眼神,像是发现了稀世珍宝,充满了惊叹与探究的渴望。她亲眼见证了那些干硬如石的刺骨鱼段如何在雾气中变得油润软糯,那翠绿的野菜如何保持得如同初生。这哪里是工具,分明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巫器。
“凌渊族长”巧手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响亮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向前一步,指着那竹蒸笼,眼中闪烁着恳切与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东西,这‘雾蒸笼’,你得教我们,部落里不能只有你一个人会弄,这么好的东西,能让娃崽们吃上更软的肉干,能让野菜不蔫黄,能让那些晒得咬不动的鱼干重新活过来必须学,现在就教”。
她的请求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立刻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对,教我们”石爪瓮声瓮气地应和,他想起昨晚那块鱼干在口中化开的极致鲜香,喉结忍不住上下滚动了一下。
“族长,教教大伙儿吧”烬牙也放下藤条,眼神热切。
“教我们”“教我们”年轻的战士们纷纷出声,脸上写满了跃跃欲试。就连正在远处熏肉架旁翻动肉块的凌骁,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凌渊看着眼前一张张充满渴望和信心的脸庞,心中早有预料。他站起身,甩了甩竹笼上的水珠,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好,那就一起做”他早就想普及此法,此刻正是契机。
教学地点就选在溪边资源丰富的竹林旁。凌渊首先强调了选材:“竹子是关键,要老竹,够厚实,够韧”他指着旁边几根表皮青翠、竹节细密的嫩竹,“这种不行,太嫩,容易裂”。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刻理解“老竹”的含义。一个心急的年轻战士图快,就近砍了一根看着顺眼的青翠嫩竹,兴冲冲地按照凌渊的示范,用石刀纵向劈砍。“咔嚓”一声脆响,竹筒应声裂开,不是整齐的两半,而是崩成了好几片不规则的碎片。他拿着裂开的竹子,看着凌渊手中完好厚实的老竹筒,挠了挠头,一脸茫然和沮丧:“这,这怎么这么脆”
“看竹皮颜色,深些的好。听声音,敲着闷实的好”凌渊耐心解释,拿起一根符合标准的老竹示范劈砍的力度和角度。
好不容易选好了竹材,劈出了合格的筒身(A段)和用来做蒸格的竹条(B段),接下来是编织蒸格——这是核心,也是最大的难点。
凌渊将劈好的竹条分给大家,亲自示范如何纵横交错地编织。他手指灵巧地翻飞,坚韧的藤条在关键节点穿梭捆扎,一个紧密、稳固的圆形网格渐渐成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