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朕需要养兵吗
第364章:朕需要养兵吗 (第2/2页)试问,哪个皇帝能容忍自己的儿子,在自己眼皮底下谋划着在自己死后如何夺权?
赵凌面对这近乎指控的质问,神色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坦诚的笑意:“父皇此言差矣。彻武侯乃是朕的亲舅舅,血脉相连。在您尚在之时,朕何须与他去谋划什么大逆之事?”
他巧妙地将勾结替换成了谋划。
他接着解释道:“当日,朕仓促赶回咸阳,第一时间便去见了武成侯与彻武侯。”
“朕不过是将赵高、李斯二人密谋篡改遗诏,意图赐死扶苏皇兄的阴谋如实相告!彻武侯闻听此等奸佞竟敢祸乱朝纲、谋害皇子,顿时义愤填膺!”
“他选择助朕,乃是出于对帝国社稷的忠诚,对奸佞的痛恨,以及对朕这位外甥的维护之情!彼时,他甚至根本不知道朕手中还握有十万大军的底牌!”
这番解释,将王贲的行为定性为拨乱反正、大义灭亲,而非谋逆。
嬴政听完,脸上那层寒霜并未完全消融,语气依旧带着一丝嘲讽:“哦?如此说来,王贲倒是对你忠心耿耿得很呐!”
在完全不知道赵凌还有多少底牌、胜负难料的情况下,王贲就敢押上整个王家的身家性命,选择站在赵凌这边!
这份决绝,与其说是大义,不如说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政治投资!
其中,必然少不了老谋深算的王翦在背后的授意和推动!
但让嬴政真正费解的是,那时的赵凌,在世人眼中不过是个愚笨不堪的二皇子!
王翦这只老狐狸,凭什么敢把宝押在他身上?
他凭什么认定赵凌能成事?
赵凌仿佛看穿了嬴政心中所想,笑容中带着一丝洞察世事的了然:“父皇,以武成侯阅人无数的眼光,朕是否真的愚笨,或许只需寥寥数语,他便能窥见端倪。更何况……”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强大的说服力,“连名动天下、心高气傲的剑圣盖聂,都甘愿为朕效犬马之劳,追随左右!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足以让武成侯判断,朕绝非池中之物!”
“这倒也是。”嬴政微微眯起眼睛,审视着眼前这个让他越来越看不透的儿子。
盖聂的效忠,确实是一个极具分量的信号。
但他心中那个最大的谜团仍未解开:“那么……你又是如何得知,赵高与李斯必定会篡改遗诏,甚至还要赐死扶苏?”
这件事太过精准,精准得令人毛骨悚然!
赵凌面不改色,再次祭出了那个屡试不爽的万金油回答:“自然是仙人托梦示警。若非如此,父皇难道真以为朕能未卜先知,算无遗策到如此地步?”
他继续地将问题推给了虚无缥缈的仙人。
嬴政虽然曾痴迷长生,相信鬼神,但赵凌动辄将所有不可思议之事都归咎于仙人托梦,未免显得太过敷衍和可笑。
他紧追不舍,抛出了另一个尖锐的问题:“好,就算赵高李斯之事是仙人托梦。那你暗中蓄养的那十万将士,又作何解释?这难道不是早就谋划好了,只待我一驾崩,便要起兵反上咸阳的铁证?”
面对这直指核心的逼问,赵凌却从容地笑了,笑容中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自信:“父皇误会了。不是十万!仅仅一万而已。至于所谓的十万大军……”他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更是得意起来,“那不过是三川郡的黔首!”
“是朕让他们过上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他们感念朕的恩德,视朕为再生父母!当朕振臂一呼,告诉他们有奸佞要祸乱大秦,十万热血男儿,自当揭竿而起,誓死相随!这需要刻意去养兵吗?”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大秦的男儿,哪个没上过战场?哪个骨子里没有血性?只要给他们一个值得追随的理由,一个能让他们看到希望的领袖,顷刻间便能汇聚成撼动山河的力量!这才是大秦真正的根基!”
赵凌的解释,将蓄养私兵的敏感行为,转化为了民心所向,一呼百应的强大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