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多线并举
第557章,多线并举 (第2/2页)“军屯商助?”众人听了一愣。
“所谓军屯商助,并非简单的军队种地。而是要将军事化的组织效率、商会带来的资金、铁林谷的技术、技院的人才,以及大批流民渴望安居乐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他语气坚定,心中一片澄明。
来自后世的庞大经验库,让眼前这道看似无解的难题,变成了一个可以尽情施展的舞台。
那些关于土地、组织与生产的深刻记忆,尤其是另一个时空里一个新国度在废墟上解决粮荒的宏大叙事,为他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那时的核心无外乎几点:高效的组织动员、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技术赋能与合理的分配制度。
此刻,他只需将这些经过验证的理念,与此地的现实条件相结合即可。
即便是他只能实现十分之一,也远比这个时代先进。
他的想法非常直接——
首先在青州以西、西梁以东以及北疆草原边缘那些无主但潜力巨大的荒地,划定百万亩级别的军管垦区,保障开垦环境安全。
然后由商会出资成立农社,铁林谷农稷房和技院提供规划与人才,大规模兴修水利,开挖渠、建水库、推广新式曲辕犁、耧车等高效农具。
广泛招募流民,以“屯田户”的形式组织起来。由农社提供种子、农具、指导,并预先借贷口粮;收获后,粮食按比例上交军仓,余粮可由农社统一收购,或由屯田户自行支配。凡屯田户,垦荒之地,五年内赋税减半,十年内拥有优先租佃权,子弟可优先入技术学院。
这几套组合拳下来,短期可解粮荒,长期则可打造一个稳固的、不受制于人的战略后方。
一旦百万亩荒地变成良田,北疆军粮便可自给自足大半!
届时,无论朝廷折色如何,外部粮价几何,青州卫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这不仅是解决粮食问题,更是在这乱世中,打下千秋基业!
听了林川的介绍,诸位掌柜这才恍然大悟,林川的目光何其长远!
他不仅要应对眼前的折色危机,更是在布局未来,要將这北疆之地,真正经营成铁桶一般的家园!
“大人深谋远虑!”周掌柜率先起身,激动道,“若真能如此,我北疆何愁不兴!”
“我等愿追随大人,共创此基业!”众掌柜纷纷响应。
林川点点头。
在他勾勒的宏大粮草方略中,还有一条更为隐秘、着眼长远的线,由他最为信任的王铁柱亲自负责。
这件事,林川甚至没有在刚才的议事中过多提及。
但其在他心中的分量,却丝毫不亚于那百万亩的屯田计划。
那就是——
派遣王铁柱,携带重金和明确的指令,秘密联络那些偶尔在沿海港口出现的的番商船队。
林川给王铁柱的任务非常具体,甚至可以说有些奇怪:
不惜代价,寻找几种特定的种子。
尤其是两种被林川反复强调、名字听起来颇为陌生的物种——
玉米和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