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家里养鬼了知不知道?
第405章 家里养鬼了知不知道? (第1/2页)“昌叔,我们账上,还剩多少?”朱豪合上账本,声音听不出喜怒。
阿昌叔佝偻着身子,伸出了两根手指,声音艰涩:“少爷,老宅金库里搬来的那些金条,上个月就用完了。各处产业的流动银元,也已经见底。现在账上所有的活钱凑在一起,最多……最多还能再撑两个月。”
两个月。
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了朱豪的心头。
他知道烧钱,却没想到烧得这么快。
系统能给他爆出武器装备,能给他黑科技图纸,却唯独爆不出现金。
他穿越而来,最大的依仗是超前的认知和系统,但最大的软肋,也恰恰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钱。
三万多人的军队,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巨兽,每天一张嘴,吞下去的就是金山银山。
而那个更烧钱的航校,还只是个开始。
飞行员的培养,飞机的维护,航空燃油的消耗,那才叫真正的无底洞。
他可以靠着个人威望和袍哥的情面,让兄弟们为他卖命。
但他不能让跟着他卖命的兄弟,连安家费和饱饭都拿不到。
这是他做人的底线。
“知道了。”朱豪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吐出这三个字。
他重新拿起那两颗核桃,在手里慢慢地盘着,只是那转动的速度,明显比刚才慢了许多。
阿昌叔看着朱豪的侧脸,心里一阵发酸。
他伺候了朱家两代人,看着朱豪从一个顽劣的少爷,成长为如今威震一方的将军。
他知道,眼前的少爷,扛着多大的担子。
“少爷,要不……把城东的那几处宅子和铺面,都卖了吧?虽然现在行情不好,但也能应应急。”阿昌叔试探着说。
“卖?”朱豪摇了摇头:“卖了又能撑多久?一个月?还是三个月?治标不治本。”
“那……航校那边,是不是先停一停?那玩意儿,实在太费钱了。”
“停不了。”朱豪的回答斩钉截铁:“昌叔,你不知道,那几架能飞的铁疙瘩,比我这三万大军都重要。那是我们以后安身立命的本钱,是能让小鬼子真正感到疼的东西。”
阿昌叔不懂什么制空权,什么未来战争,他只知道,家里的米缸快要见底了。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劝,却看到朱豪摆了摆手。
“行了,昌叔,这事我心里有数。”朱豪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那株开得正盛的腊梅:“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路。你去吧,让弟兄们这个月的饷,按时足额发下去,一分钱都不能少。”
阿昌叔看着朱豪的背影,那背影依旧挺拔,却仿佛比往日里沉重了许多。
他叹了口气,默默地收拾好茶具,躬身退了出去。
书房里,又只剩下朱豪一个人。
留声机里的川剧,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满室的静谧中,只有核桃在掌心转动的轻微摩擦声。
朱豪的眉头,第一次,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不是神,他也会被钱难倒。
就在他苦思冥想如何搞钱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几双阴冷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他最核心的秘密。
……
军统渝城站,一间密室里。
陈默群坐在黑暗中,听着手下的汇报。
“站长,城西的军营,我们的人想尽办法,也只混进去了几个。但都是在外围做杂活,根本接触不到核心区域。第四十一军的纪律非常严明,特别是那些老兵,警惕性极高,油盐不进,比中央军的卫戍部队还难渗透。”一个行动组长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沮丧。
陈默群并不意外。如果朱豪的军队那么容易渗透,那他也就不配做吴司令的对手了。
“朱府那边呢?”他冷冷地问。
“朱府的防卫,外松内紧。外院的家丁护院,大多是袍哥出身,只认朱家,很难收买。内院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特别是朱豪的书房和账房,由那个叫阿昌的老管家亲自看管,我们的人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废物。”陈默群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那行动组长吓得一个哆嗦,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我不想听困难。”陈默群的声音像淬了冰:“军营是硬骨头,那就从朱府这块软肋下手。我不信朱家上下几百口人,个个都是忠心耿耿的烈士。给我查!查他们每个人的底细,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喜好、他们的仇人!每个人都有弱点,我要你们把这个弱点给我找出来,然后,像锥子一样,狠狠地扎进去!”
“是!”行动组长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密室里,再次陷入黑暗。陈默群点燃了一支烟,猩红的火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
他喜欢这种感觉,像一个高明的猎人,耐心地布置着陷阱,等待着猎物自己走进来。
朱豪,你把家安在渝城,是你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因为在这里,我就是阎王。
……
夜,深了。
渝城的山雾,如同鬼魅的纱幔,笼罩着这座战时陪都。
朱府内,大部分的院落已经熄了灯,只有几处回廊下还挂着发出昏黄光晕的马灯。
账房里,一盏孤灯如豆。
一个年约三十,面皮白净,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的男人,正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用算盘核对着今天的流水。
他叫李福全,是阿昌叔两年前从一个破产的商号里招来的账房先生。
他算盘打得好,字也写得漂亮,平日里沉默寡言,做事勤勤恳恳,很得阿昌叔的信任。
夜已经很深了,李福全却毫无睡意。
他的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握着算盘的手,也在微微发抖。
他面前的桌上,除了今天的流水账,还摊开着一本厚重的总账。
那是朱家所有产业和第四十一军开销的核心账目,也是阿昌叔的心头肉,平日里都锁在账房内间的铁皮保险柜里。
今晚,阿昌叔听说要去一趟南充那边,得过几天才回来,临走前把钥匙交给了他,让他核对完账目后务必锁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