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关
嫉妒关 (第1/2页)易曰:君子以朋友讲习。大涅盘曰:自未得度先度他。金刚经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彼福德。
孟子曰: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此皆言与人为善,而不可有嫉妒私心也。
夫修真者,修性命也。性命二字,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不论富贵贫贱贤愚高低,谁无个性命。
既人人有性命,则知大道为公共之物,人人可以明大道,人人可以作仙佛。
是在信心志士自修自证耳。然修证之法,须要求明师指引,借良友资益。
明师所以提整纲领,良友所以扩充识见。明师须要诚求,良友亦当尊敬。
盖以良友之益,有半师之功。借彼之有知,以益我之无知;借彼之所能,以济我之不能。
利益甚多,岂可轻慢。故祖师教人寻师访友也。比如同师学道,俱是同心同事,朝夕聚处,须当彼此相敬相爱。
有善同劝,有过同规,患难扶持,疾病照应。如同伙求财,打0[口@力]扯船。
彼不知者,借我讲说之;我不知者,求彼开明之。彼此相济,其功加倍。
况同堂学道,是性命之友,道义之交,理宜亲爱和气。彼有所得,如我之得,彼有所失,如我之失。
方是同学道之士。诗云: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者是也。
世间糊涂学人,自无志气,朋友劝勉,反加不爱。自有过犯,朋友规戒,即起无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