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带兵回京
第一卷 第17章 :带兵回京 (第2/2页)樊虎长舒一口气。
“神武卫控制的如何?”
苏文看向他。
“明面上的都清除了,暗地里的也都大致摸清楚。”
神武卫身为殿前三卫,其中势力错综复杂,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和各方都没有联系的人,深挖下去,很可能背后就有某一方势力的影子。
想要将他们的底细查清楚,单靠樊虎是做不到的,里面少不了计幽的帮助。
神武卫
飞渔军
以及暗地里的三千黑甲军,就是苏文手里全部的兵力。
想要在玉京城活下来,每一步都必须走的格外的小心。
古往今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例子比比皆是。
“最近玉京城不平静,巡逻的时候多注意些。”
苏文淡淡道:“若是有谁不尊律法,尽可处置,谁若是不服,让他来找本相。”
“有相爷这句话,属下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了。”
樊虎大喜。
“嗯。”
“下去歇息吧。”
“属下告退。”
偌大的内堂中,只剩下三人。
照晚霜怀中抱剑,站在他的身后闭目养神。
“佛门和道门有什么动作没有?”
苏文看向计幽。
“一切都不出相爷的预料。”
计幽捋着胡须,笑道:“原本为陛下续命的钦天监四司主去紫山观了。”
“前两日,佛门大举入京,菩提寺,禅心院,罗汉宗,枯竹殿各自出一尊大宗师,已经入住长生殿为陛下护法。”
“我估摸着,突破的契机就在最近。”
“否则陛下不可能这般急躁的让相爷带兵回京。”
“肯定是得到风声。”
身为大周国教的道门,却与当今大周天子走到了对立面,已经不是貌合神离那么简单。
而是都想要对方死。
苏文:“道门支持谁?”
“不知道。”
计幽摇头:“我猜测道门应该不会参与皇位的争夺,他们只想要陛下死。”
“以十二国公为首的勋贵世家也并非铁板一块,各自都有支持的皇子。”
十二国公府,随大周立国至今,各有兴衰,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秦国公秦洪,魏国公魏文通,尉迟国公尉迟烽和沐国公沐天昌。
除开这四尊国公府外,剩余的八个国公府大多只有个名头。
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世家就是世家
哪怕此朝不兴,也有许多不显于明处的势力,盘根错节,难以深挖。
“估摸着明日早朝的时候,群臣就会发难,逼迫陛下立太子。”
“陛下躲在长生殿闭关,所以他们会将矛头指向相爷,要早做准备。”
“你只是宰相,谁当太子又不是你能决定的。”
照晚霜悠悠道:“大可不必理会。”
“如今城外有一万飞渔军,城内有神武卫,莫非他们还敢动刀子威逼不成?”
她的话极为透彻。
兵权就是一切
有兵说话才有用。
不巧的是苏文现在就有兵权在手。
“不错不错。”
“现在变聪明了。”
苏文拍手称赞。
照晚霜轻哼一声,继续闭目养神。
果不其然
第二日早朝,等苏文入殿的时候,礼部尚书率先发难。
“相爷,姚公公,陛下已经有大半月不曾上朝,究竟是何缘故?”
“我等要事要恭请陛下圣裁。”
秦洪紧跟着说道。
“没错。”
“我等有大事要奏请陛下决断。”
跟着附和的六部官员越来越多,就连大理寺卿都参与进来。
偌大的朝堂,唯有相党官员一言不发。
“够了。”
姚太监沉着脸:“陛下有口谕,朝中大小事,皆由苏相爷决断,无须惊扰陛下。”
众人将目光看向苏文,后者装耳不闻,自顾自的闭目养神。
“哼。”
秦洪冷哼:“今日我们要商量的事,苏相做不了决断,非得要陛下亲自圣裁方可。”
眼看着群臣愈发的躁动,姚公公脸色微白,急忙朝苏文投去求救的眼神。
倘若陛下临朝,内监司自然风光无限,可眼下老皇帝躲在长生殿不出来。
双方快要撕破脸,秦洪自然不屑于给姚太监面子。
“闹够了没有?”
苏文睁开眼睛,轻飘飘的说道。
原本聒噪如菜市场的早朝殿顿时鸦雀无声。
不管是勋贵世家,还是六部官员,通通闭上嘴巴。
“一个个的都想做什么?”
“要逼宫吗?”
三言两语就把天大的帽子给群臣扣上,先前还叫嚣的百官,一个个脸色煞白。
“禁军何在?”
“刷刷刷”
早朝殿外的禁军士卒听到声音,快步进殿,分列左右两排,站到文武百官身后,腰间挎刀,脸上戴着青铜面具,只漏出两个眼窟窿。
许多官员的额头直接冒出豆大的汗珠,两腿颤颤,连玉圭都快要握不住。
“苏相爷,你这是什么意思?”
秦洪看了眼这些禁军士卒,脸色一沉,虽然开口质问,但语气已然若了不止一筹。
“没什么意思。”
苏文淡淡的瞥了秦洪一眼,随口道:“这里是早朝殿,你们是大周的官员。”
“食君之禄,忠军之事。”
“可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
“哪里还有一点臣子的样子。”
“吵吵闹闹,连陛下的口谕都不遵守。”
“想做什么?”
“造反吗?”
苏文的声音不大,却让殿中所有人噤若寒蝉。
“苏相,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立马有人出来打圆场,礼部的张侍郎脸上堆笑:“还请相爷不要多心。”
“只是咱们今日要奏请陛下的事情实在太大,关乎大周国本,不得不如此。”
“不就是想立太子吗?”
苏文接下来的话让旁边的几个皇子脸色微变。
但他们也都看向这位苏相,想要看看他对于此事的态度。
“别以为心里的那点小九九藏得深。”
苏文挑眉:“不止本相清楚,陛下也清楚得很。”
“说吧,你们都想让谁做太子?”
这般开门见山的问法,反而让群臣难以捉摸,一时之间,竟没有人站出来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