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难产的歼八
第289章 难产的歼八 (第1/2页)1930年,顾老出生在杭州,七岁那年,鬼子的轰炸机从头顶上飞过,爆炸的火光和浓烟,刺激着他的心,从此之后,他就立下了航空报国的志向,祖国只有强大起来,才能抵御外敌的侵略!
带着这种想法,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选择了航空专业。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魔都交通大学同时录取了他,最后,他选择了魔都交大,毕业之后,来到了北方,当时刚刚组建的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从此开始了作为飞机设计师的一生。
六十年代,歼八立项,给空军解决最迫在眉睫的高空高速战斗机的需求问题,结果,研制工作刚刚展开,总设计师黄老就因为空难而牺牲,半年之后,接替黄老的高老,又因病去世。
对这个项目来说,绝对是重大打击。当时,35岁的顾老站了出来,毅然带队,开始了项目研发,当开始原型机试制的时候,总工程师又去世了,于是,顾老既当设计师搞设计,又去工厂当总工程师,指导工人把图纸变成样机。
就这样,歼八上天了,但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项目不断拖延,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原型机才完成了试飞,接着,又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制全天候型。
所谓全天候型,其实就是在机头内安装雷达,这样飞行员哪怕到了夜间,无法目视搜索目标,也能用雷达截获目标,展开攻击。
配套的204雷达,几乎和歼八计划是同步上马的,也折腾了十几年,但是……却迟迟无法定型。
飞机有了,没雷达,那就只是日间战斗机而已!
现在,顾老很着急,负责研制204雷达的工程师们也很着急……
“顾老,我们会继续研究的,一定要把问题找出来!”朱工说道。
当年,为了给歼八配套,国家专门成立了机载雷达设计机构,再后来,三线的热潮下,他们去了内江,持续推进204雷达的研发工作,作为总工程师,朱工也经历了无数困难。
“听说,哈工大技术很先进,他们研究了很多雷达,有地面远程雷达,有反步兵雷达,还有直升机上的雷达,我们……能不能去找他们帮忙?”一名年轻的工程师开口。
“哈工大?他们就算是有直升机雷达,和我们的也不一样,怕是没什么可比性。”
“是啊,与其找哈工大,还不如直接找秦淼,他这个人……啥都会,一定能给我们解决问题的!”
“对了,听说秦淼最近在首都。”
“好,那我们最近,就去一趟首都!”顾老点头:“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吧!”
众人离场。
工程师刘建设,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食堂,就在食堂门口,意外看到了一个熟人。
“老尹,你怎么在这里?”
“我来找你们商量一些事情,首都那边,弄到了一些好东西……”
刘建设瞬间也是眼前一亮:“正好,我们最近也要去首都……”
“好,那我们一起去!”
首都,三环外,距离公主坟不到十公里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