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给歼十打基础
第268章 给歼十打基础 (第2/2页)法国佬没这个技术,只能搞个单转子,结果就是压比太低,发动机性能太差,油耗和涡喷差不多。最大推力也迟迟无法突破十吨的极限。
但是,好处也是有的,结构简单,高空高速性能突出,毕竟它是涡扇中的涡喷嘛,丝毫没有涡扇那种高空疲软的缺陷。
而这些,正好是东方空军需要的,咱们首要任务,就是拦截北面随时飞过来的轰炸机,高空高速性能必须要考虑!
“至于狂风战斗轰炸机,主要是它的航电和可变后掠翼。”秦淼继续说道:“我们缺乏对地攻击用的航电,我们的强五连个雷达都没有,正好用狂风战斗轰炸机的航电来改进,这个任务还是可以交给我们,至于可变后掠翼,国内相关部门是会喜欢的。”
最早的飞机用的是直翼,这样机动性高,到了喷气机时代,机翼开始后掠,这样便于提高速度,但是,早期的喷气机,机动性又不好。
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那就是可变后掠翼!让机翼可以根据需求而改变后掠角!
在六七十年代,这技术是最火的,还诞生了不少名机,比如雄猫,靠着一部《壮志凌云》,吸引了无数粉丝。
实际上,到了八十年代,空气动力学的新方向,已经是对涡升力的利用了,不管是边条翼,还是鸭翼,都是用涡升力。
国内的320厂,一直都在可变后掠翼领域里钻研,代号强六的项目,后世并没有搞出来,现在嘛,让他们去研究,能否修成正果……秦淼也不知道。
“那发动机呢?”林老开口。
“狂风的发动机,想都别想!”
RB199,长度3.6米,直径0.72米,干重不到一吨,加力推力7.5吨,是一款优秀的中推,如果把这种发动机仿制出来,歼七歼八,超七枭龙……发动机就都有了,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无人机都能用!
但是……
这款罗罗公司的先进发动机,用的可是三转子结构,高中低三根轴,以咱们东方的工业基础……想都别想,除非自己重生的时候带了个系统……
“好,听你的。”林老脸上笑呵呵的,这恭维的样子……让秦淼都有些无语,林老,您别这样行不行,我受宠若惊啊!
“有了这些技术基础,咱们再依托自己的工业基础,研发咱们的三代战斗机。”秦淼继续说正题。
历史上,歼十项目经历坎坷,电传操作和发动机,就是两个大难关,现在,通过这次引进项目,把相关技术吃透,歼十也就能更早出来了!
不知觉中,车子停下,秦淼看了一眼外面,皱了皱眉头:“林老,这不该送我回我老丈人家吗?”
“时间还早,咱们上去,喝口水……”
就在此时,后面响起了汽车犀利的刹车声。
“老林,可算是追上你们了!三水,南边需要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