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西凉屯兵南宋境内(三)
第八十四章西凉屯兵南宋境内(三) (第2/2页)西凉军一路跋涉,终于抵达兴州。南宋方面也按照约定,为西凉军安排了营地,并提供了部分粮草。慕容博深知,要想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必须与南宋军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于是,他主动拜访南宋兴州守将吴曦,表达了合作抗敌的诚意。吴曦对西凉军的到来心存疑虑,但在朝廷的压力下,也不得不表示欢迎。“慕容将军远来辛苦,今后我等当携手共进,保我大宋边境平安。”吴曦微笑着说道,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戒备。
慕容博并未在意吴曦的态度,他开始着手训练军队,同时加强与当地百姓的交流。西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逐渐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好感。慕容博还根据蜀口地区的地形特点,制定了详细的防御计划。他在兴州周边的险要之地修筑堡垒、设置烽火台,与南宋军队的防线相互呼应,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然而,屯兵之事并非一帆风顺。西夏得知西凉与南宋结盟并屯兵蜀口后,大为震怒。李元昊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西凉小儿,竟敢与南宋勾结,妄图与我西夏为敌。吾必让其付出代价!”大将野利旺荣献策道:“可派奸细潜入蜀口,扰乱西凉军与宋军的关系,使其内部不和。再寻机出兵,一举击破。”李元昊点头称是,随即派出大批奸细潜入南宋境内。
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内部也出现了反对之声。一些大臣认为,西凉军屯兵蜀口,耗费大量物资,且其忠诚度难以保证。“万一西凉军临阵倒戈,我大宋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一位大臣在朝堂上忧心忡忡地说道。赵不凝再次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一方面担心与西凉的联盟破裂,影响抗夏大局;另一方面又对西凉军的忠诚度心存疑虑。于是,他密令吴曦暗中监视西凉军的一举一动。
在蜀口地区,吴曦对西凉军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减少对西凉军的粮草供应,并且在军事行动上对西凉军加以限制。慕容博察觉到了吴曦的敌意,但他始终以大局为重,并未与吴曦发生冲突。他多次派人向吴曦解释,表明西凉军抗夏的决心,但吴曦却不为所动。
五、危机爆发
在多方势力的博弈下,危机终于爆发。一日,兴州城外突然传来消息,一支西凉军在巡逻时与南宋军队发生冲突,双方死伤数人。吴曦得知此事后,立即向朝廷上奏,称西凉军蓄意挑衅,意图谋反。赵不凝接到奏报后,龙颜大怒,下令吴曦严惩西凉军。慕容博得知此事后,深感冤枉,他亲自前往兴州府衙,向吴曦解释。“此次冲突乃误会所致,我西凉军一心抗夏,岂会谋反?望将军明察。”慕容博诚恳地说道。但吴曦却冷冷地回应道:“证据确凿,汝等西凉军狼子野心,今日之事,便是明证。”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西夏军队突然发动了进攻。李元昊亲自率领大军,直逼蜀口防线。慕容博得知西夏来袭,心急如焚,他请求吴曦共同出兵抵御西夏,但吴曦却按兵不动。“汝等西凉军既已谋反,我岂能与汝等为伍?”吴曦拒绝道。慕容博无奈之下,只得率领西凉军独自迎战西夏军队。
战场上,西凉军虽奋勇杀敌,但因寡不敌众,逐渐陷入了困境。慕容博身先士卒,手持长枪,冲入敌阵,杀敌无数。然而,西夏军队源源不断地涌来,西凉军渐渐抵挡不住。关键时刻,一直暗中观察局势的陈康伯挺身而出。他深知,若蜀口防线被破,南宋将面临巨大危机。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前往吴曦营帐,晓以利害。“将军,此时若不出兵,蜀口必失,我大宋危矣。西凉军虽与我军有误会,但此刻当以大局为重,共同抗敌。”陈康伯言辞恳切地说道。吴曦在陈康伯的劝说下,终于决定出兵。
南宋军队与西凉军在战场上终于携手并肩,共同抗击西夏军队。慕容博看到南宋军队前来支援,心中大为感动。他与吴曦相视一笑,之前的矛盾瞬间烟消云散。“吴将军,今日我等携手,定要让西夏贼寇有来无回!”慕容博大声喊道。吴曦点头回应:“好,杀尽西夏贼!”
双方军队紧密配合,相互支援。慕容博率领西凉军发挥其骑兵的优势,在战场上往来冲杀,打乱了西夏军队的阵型。吴曦则指挥南宋军队利用地形,坚守阵地,以强弓劲弩射杀敌人。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西夏军队逐渐陷入了被动。李元昊见势不妙,试图率军撤退,但被宋军和西凉军紧紧咬住。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西夏军队大败,死伤惨重。李元昊只得率领残兵败将,狼狈逃回西夏。
此役过后,南宋与西凉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吴曦对西凉军的战斗力和忠诚度有了新的认识,他主动向慕容博道歉,双方消除了误会。南宋朝廷也对西凉军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仅增加了对西凉军的粮草供应,还赏赐了大量财物。从此,南宋与西凉在蜀口地区的防线更加稳固,共同抵御着西夏的威胁。
西凉屯兵南宋境内这一事件,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南宋方面来看,蜀口地区的防务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西凉军的加入,为南宋增添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有效地遏制了西夏的扩张势头。同时,与西凉的结盟也使得南宋在外交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来自北方的压力。
对于西凉而言,屯兵南宋境内不仅为其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庇护所,还使其在与西夏的对抗中有了更坚实的后盾。通过与南宋的合作,西凉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在文化交流方面,西凉军与南宋军民的长期相处,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西凉的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传入南宋,丰富了南宋的文化生活;而南宋的儒家思想、先进的农业技术等也对西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国际局势上,南宋与西凉的结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金国对南宋与西凉的合作保持警惕,担心其势力的壮大对自己构成威胁。而吐蕃等周边政权则在观望中,试图寻找自己的利益平衡点。这一事件也使得西夏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政策。
多年后,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依然对南宋与西凉携手抗敌的故事津津乐道。它成为了一段佳话,见证了两个政权在面对共同敌人时的团结与勇气,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