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这题出的,简直是为难人啊!
第275章 这题出的,简直是为难人啊! (第1/2页)抬头看了下本来万里无云的天空,已经有些许云朵飘来,陆承安瞄了眼自己早就搭好的防雨布,低头继续答题。
而此时,起风了,要不要搭雨棚,是没提前做好准备的考生纠结的问题。
要知道,整个庆安府,也许就陆承安这么一个有着过目不忘本事的人。
大家就算聪明,读书也不错,但衙役举着写了题目的牌子,他们也要看一会才能快速记忆下来。
就这,还要赶紧记在稿纸上。
若是现在搭雨棚,先不提在那监考的衙役,还有巡视过来的考官,会不会说什么。
就说但凡刚记下的题忘了几个字,那就是天大的问题。
这么一想,没有做好准备搭雨棚的考生,压下心中的担心,快速地将考题写到纸上。
但没一会,他们的心就随着天色越来越暗,沉了沉。
现在搭雨棚,还来得及吗?
有这想法的考生,绝大多数已经起身,快速地行动起来。
而监考的衙役,盯着人的目光更是一点都不敢放松。
要知道,这次的庆安府秋闱,主考官可是让他们责任到人了。
每个人监考的考舍有哪些,都细致的分好,别的考舍一概不管,但若是自己监考的考舍出问题,那就等着受罚吧。
于是,考生担心天气忙碌时,也就是衙役紧迫盯人之时。
而陆承安,这会已经下笔如有神一般开始答题中。
秋闱第二场考试,主要考察官场文的写作水平。
其中公文写作比较简单,主要是根据考官出的题,按照考题中的身份,处理上下往来的官方文书。
另一类题,是司法判文。
考官大部分情况下,是根据现实中已经发生过,但比较有争议或是比较经典的案件,提供的该案例应该撰写的判文。
对很多书生来说,第二场只要读书面广,没准能遇到看过的问题,再根据对考官和阅卷官们大概的喜好,稍微调整一下就是答案。
但这会大家参加的第三场考试,那对考生来说,就有难度了。
先不提诗词这样考验大家才气的题目。
只说其中最重要的策论,那就能难倒不少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的考生。
毕竟,这次顾大人可是给大家上了难度。
策论的题目,顾大人直接给了大家某个不管是地貌还是人文都特殊的县城介绍,然后让大家据此,想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和办法。
这种题,但凡看到的考生那都是一脸懵逼。
要知道,他们还是秀才,正要努力成为举人。
虽说大家都奔着当官去的,才坐在这样的考舍中,忍受着九天七夜的折磨。
但没考中举人前,大家都只读圣贤书,期盼一朝榜上有名。
就算外出游学,见过真正的世面,那也从没有谁会把自己放在一县父母官的身份上,考虑一县的民生问题要如何解决。
更甚者,这次的算学题,出题人直接是将问题和某项工程结合,让大家计算。
这题出的,简直是为难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