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你可自抉
第44章 你可自抉 (第1/2页)“不,不不不不,没道理!”裴夏面色沉重,接连摇头。
“多此一举,完全是多此一举。”
“不是已经有现成的解释了吗?你是旧疾复发而死。”
“这个解释大家一样能接受,没人会觉得不对!”
“洛羡得到了她想要的,事情就此平息,有什么不好?”
裴夏知道自己为什么急迫。
因为如果要坐实第一层叙事,那么有一个人就会被无端牵连。
徐赏心,她必须得是北夷的同谋才行。
老头的手慢慢移到了边上那个额外的圈:“现在,你知道这是什么了吗?”
裴夏向洛羡解释掌圣宫谋杀时,晁错曾问过他,说掌圣宫的动机是什么?
当时裴夏的回答中有一句说的是:以北夷杀死国相结案,那么势必大翎境内,百姓激愤,到时从中挑拨,或能掀起大战。
他看着裴洗枯瘦指尖上那个圆:“北伐。”
所以,洛羡绝不会允许裴洗的死以“旧疾”告终。
她先要挖空掌圣宫。
还要借此兵出铁泉关!
裴夏沉默片刻,抬头看向裴洗,他还有一个疑问:“打得过吗?”
这是个很尴尬的问题。
因为裴夏在阐述掌圣宫动机时,末尾所说的,便是“战事不利,皇室威严受损”。
作为一介江湖人,裴夏对于大翎和北夷的国力军力,并不如何了解。
但从民间流传的北方战况来看,翎国并不占优。
就好比这几年声名赫赫的萧王,他的战阵胜绩大多是在铁泉关打的防守反击。
就这,还是近些年才开始传回的好消息,若更早时,幽州刚刚失陷那几年,北境战事之窘迫,就连铁泉关都一度沦陷。
都说裴洗这数年治国有方,大翎国力恢复的很迅速,但真要北伐,未见得有多少胜算。
再者,既然国内局势稳定向好,静坐战争对我有利,那又何必贸然出兵?
裴洗面色不变,他对于裴夏会有这样的问题并不意外。
“小局你尚且看不透,大局又怎么能望的明白,想要知道洛羡为什么这么做,你得……”
老人攥住自己的衣袖,然后挥手,将地上酒画的圆圈全部扫去:“跳出来看。”
地上已经空无一物,裴夏只能问:“看什么?”
“看洛羡啊。”
有一个细节,在裴洗口中,他对洛羡从来都是直呼其名的。
似乎并不敬重。
“洛羡是什么人?”他问。
裴夏理所当然:“是长公主啊。”
“对,她是长公主,”裴洗这不能叫解惑,应该叫提醒,“……她不是皇帝。”
先帝驾崩,临终托孤于裴洗和谢卒,两人一文一武,足以坐镇朝纲。
但是,这文武两根擎天柱,却从未有一天,服侍过真正意义上的当朝皇帝。
大翎本朝的天子,应是闭关证道已十二年的曾经太子,洛肥。
证道关非比寻常。
修士境界达到天识境,人与天地的联系越发紧密,感知敏锐渐渐蜕变成所谓“神识”,因神识之特异如在天观地,所以才称为天识境。
然而,人终究是太渺小了。
对天地的认知越深,越容易引发身为凡尘之人的敬畏,一介卑微蝼蚁,想要通过修行获取伟力,这本就是在与天争胜。
“证道境”就是需要修士直面天地,证道向前。
洛肥能够走到这一步,毋庸置疑是罕见的修行天才,而这一关,他已经闭了十二年。
这段漫长的时光,足够洛羡从“虾儿”长成一个笑眼吟吟的权兽。
“坦白说,就是洛肥现在出关,想要完全拿回他作为皇帝的权力,也会非常困难,况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