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遗落的营地
第二十三章 遗落的营地 (第2/2页)“有人比我们先到这里,”林雪低声说,检查着营地上的痕迹,”而且可能就在附近。”
李明仔细检查了探测器,发现它上面刻着一个奇特的标记——三角形中包含一个螺旋状图案。”这个标记我以前没见过,不是守夜人、阴阳厅或灰烬议会的。”
“需要向藤原和整个团队通报这个发现,”林雪决定,”这可能意味着我们不是唯一寻找木之殿堂的人。”
他们迅速离开地下室,召集所有队员开紧急会议。藤原看到那个标记后,脸色明显变化。
“混元派,”他严肃地确认,”这个符号代表'元素融合',是他们的标志。我们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他们也在寻找殿堂和钥匙。”
“但他们为什么会知道这条隧道?”王教授疑惑地问,”这些隧道在现代地图上根本不存在。”
“可能有内部泄密,”藤原坦言,”或者他们有其他获取古代知识的渠道。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加快步伐,确保先于他们到达木之殿堂。”
团队决定缩短在灯火镇的停留时间,次日一早就继续前进。夜间,巡逻队伍加倍,每个人轮流值守,防止可能的偷袭或监视。
李明利用休息时间研究木元素容器中的地图,将其与金之钥显示的路线对比。他发现地图上标记了几个额外的位置,可能是通往木之殿堂的关键节点或必经站点。
“这张地图比金之钥提供的信息更详细,”他告诉林雪,”特别是关于最后那段路程。看来木之殿堂位于一座古老神社下方,而入口需要某种特殊的激活方式。”
“混元派留下的营地说明他们可能已经获取了类似的信息,但还没有找到确切入口,”林雪分析道,”否则他们不会在这里停留研究。”
第三天黎明,队伍整装待发。就在准备出发的最后时刻,一名守夜人的探测专家报告说感知到远处有微弱的源力波动,正在朝他们的方向移动。
“可能是三到四个人,”专家估计,”使用某种源力隐匿技术,但因为地下环境的反射效应,还是能捕捉到他们的存在。”
藤原立即做出决定:”立即撤离,沿主隧道向西。他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已经发现了他们。”
队伍迅速整理核心设备和发现的文物,沿着主隧道继续前进。为了制造混淆,他们在不同的岔道口故意留下错误的痕迹,希望能拖延追踪者的速度。
隧道变得越来越狭窄,墙壁上的照明系统也不如之前那样可靠,许多区段已经失效。队伍不得不依靠自带的照明设备继续前进。
“这些区域显然多年无人维护,”王教授观察道,检查着墙壁上一处破损的控制面板,”可能是当初疏散后就被放弃了。”
下午时分,队伍遇到了第二个重大障碍——一段完全被水淹没的隧道。声纳探测显示,水下通道长约二百米,然后再次升高到干燥区域。
“常规装备无法通过,”阴阳厅的潜水专家评估道,”水下可见度极低,而且水温异常冰冷。”
李明看向林雪,两人都想到了同样的解决方案。作为水元素引导者,李明可以在有限程度上影响水流,创造一个临时通道。
“我可以尝试,”李明说,”但需要集中精力,可能需要其他人的支持。”
藤原立即表示愿意协助:”我的金元素能力可以帮助稳定水流结构。”
李明和藤原来到水边,开始协调各自的源力。李明调动水元素能力,慢慢地将水分开,形成一条中空通道;同时,藤原用金元素源力在通道周围创造一个坚固的框架结构,防止水流回灌。
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两人都需要高度集中精力。队员们抓住机会,迅速通过临时形成的干燥通道。但当最后几人即将通过时,李明突然感到一阵严重的源力干扰。
“有人在干扰我的控制,”他紧张地说,汗水从额头滴落,”通道变得不稳定了!”
“快速通过!”林雪大喊,催促最后几名队员。
就在最后一人刚刚通过,整个水流结构猛地崩溃,水流轰然回落,彻底封闭了后方的通道。
“那不是自然失控,”藤原喘息着说,显然也耗费了大量体力,”有人刻意破坏了我们的源力结构。”
“混元派,”李明确认,”他们追上来了,而且实力不容小觑。”
至少水障现在成了暂时的保护,阻止追踪者轻易跟上。队伍趁机继续向前,尽可能拉开距离。
接下来的行程相对顺利,隧道逐渐开始上升,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根据金之钥的地图,他们现在位于日本西部海岸线下方,距离出云地区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
傍晚,队伍在另一个小型休息站扎营。这个站点比灯火镇小得多,但设施保存得更好,包括几个还能使用的睡眠舱和一个小型医疗室。
“这些设施的设计非常超前,”王教授评论道,检查着医疗室内的一个古老装置,”即使按现代标准看也很先进。”
李明利用休息时间继续研究木元素地图,同时在冥想中尝试感知远处的木元素气息。随着他们接近目标,他能感受到一种柔和而充满生机的能量,与他熟悉的水元素截然不同,但同样深厚而强大。
夜深时分,一名守望者报告说探测到隧道深处有声音。所有人立即警觉起来,准备可能的冲突。李明和几名守夜人特工前往声源方向侦查。
在隧道的一个转角处,他们发现了一个重伤的男子,穿着类似考古学家的装备,但已经破损不堪。男子看起来三十岁左右,亚洲面孔,手臂上有明显的灼伤痕迹。
“救...救救我,”男子用日语虚弱地请求。
李明和特工们将他带回营地,交给医疗人员处理。初步检查显示,他遭受了严重的源力烧伤,这种伤势通常是失控的源力实验造成的。
当男子稍微稳定后,藤原开始用日语询问他的身份和来历。男子断断续续地回答,林雪为不懂日语的队员翻译。
“他说他叫田中启介,曾是东京大学的考古学助理,”林雪翻译道,”六个月前被一个名为'新元素研究会'的组织招募,研究古代能量技术。他们发现了这些隧道的存在,并组成探险队寻找所谓的'元素融合点'。”
“混元派的掩饰名称,”藤原低声解释。
田中继续讲述,他的团队由七人组成,在隧道网络中探索了近一个月。三天前,他们在一个类似神殿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古老装置,领队决定激活它。但激活过程出现问题,引发了严重的能量紊乱,装置爆炸,造成多人受伤。
“他说剩下的团队成员决定继续前进,寻找'绿色殿堂',”林雪总结道,”但他伤势太重,被留下自行返回地面。他在隧道中迷路几天,直到遇到我们。”
“绿色殿堂——木之殿堂,”李明理解了,”他们确实与我们有相同的目标。”
藤原继续询问混元派的具体目的。田中承认,组织领导者相信通过融合七种元素能量,可以创造出超越自然限制的新能量形式,实现”超越式进化”。他们寻找殿堂和钥匙,是为了收集纯净的元素样本进行实验。
“典型的混元派思维,”藤原摇头,”无视元素平衡的重要性,追求力量而忽视后果。”
田中最后提供了一条关键信息——他的团队计划在明天傍晚到达出云地区的神社,那里据信是木之殿堂的入口。
“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到达,”李明决定,”如果他们找到木之钥并尝试用不当方式激活它,可能导致像水之殿堂守护者警告的那种灾难。”
藤原同意这一判断:”我们需要取消剩余的休息时间,立即继续前进。”
经过短暂讨论,团队决定派两名阴阳厅成员护送受伤的田中返回地面,其余人则连夜赶路,争取明天中午前到达目的地。
收拾完装备,队伍再次启程。隧道开始变得更加宽敞,墙壁上也出现了新的装饰元素——藤蔓和树木的图案,暗示他们已接近木元素的领域。
李明走在前列,手持金之钥和地图,感受着前方越来越强烈的木元素波动。他知道,这场与混元派的竞赛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谁先找到木之钥,谁就掌握了下一步行动的主动权。
而在更深的层面上,李明意识到这不仅是一场寻找钥匙的竞赛,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源力理念的对决——守夜人和阴阳厅代表的平衡与秩序,对抗混元派追求的融合与突破。
随着队伍继续深入隧道网络,前方的未知挑战和危险等待着他们,而木之殿堂的秘密也即将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