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张宅
第九章 张宅 (第2/2页)张敞坚持行完了大礼,起身时眼眶微红。他看着汉子,语气坚定而诚恳:“子升,你的勇气和忠义,令多少士人汗颜。你不仅救了窦辅,也救了将军府最后的血脉,这份恩情,我张敞没齿难忘。”
那被叫做子升的汉子勉强站直了身体,尽管肩上的伤痛让他难以保持平静,但他的眼神中依旧透露出坚定和尊严:“张大人,我不过是尽了一个仆从的本分。大将军待我不薄,我岂能眼睁睁看着他唯一的孙子落入奸人之手。你口中的恩情,我受之有愧。”
张敞轻轻摇头,伸手扶住汉子,让他坐下:“不必说了。你现在需要静心休息,养好伤势。外面的风声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会安排人手,确保这个密室的安全,同时也会再想办法,尽快让你和窦辅安全离开这里。”
汉子坐下后,轻轻摸了摸怀中的窦辅,孩子已经安静下来,似乎感受到了周围人的保护和关爱。
等窦辅睡去,汉子抬头看向张敞:“张大人,我知道您如今在朝堂上也是如履薄冰,若是因为我们而连累了您,我实在是……”
“不必多言。”张敞打断了他的话,“我既然选择出手救你,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窦辅,他是大将军的骨血,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我相信我们会等到洗清冤屈的那一天,让真相大白于天下的。”
张敞亲自为胡腾上药包扎,又为窦辅带来了急需的牛乳和甜软之食。等他将两人安顿好,步上楼梯离开这所宅院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正到了百官上朝的卯正二刻。
因前番在窦武陈蕃谋逆案中受到惊吓,刘宏多日未曾上朝,朝政皆由中常侍曹节代理。与窦武陈蕃等有过接触的士人多被禁锢,敢为两人鸣冤者直接下狱以同党论处,其余官员纵然心中不忿,也不敢多说什么,朝中一片死气沉沉。
只是今日却有些不同,刘宏终于重新上朝。当那双锦绣龙靴踏响了久违的丹墀玉阶,朝会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期待。
站在刘宏身后的曹节一如既往嘴角含笑,眼神中不带一丝温度。
“陛下,臣有本启奏——”“陛下,臣亦有本启奏——”“陛下——”
朝臣们纷纷发言,却被刘宏一言压下。
“不必奏了,朕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曹卿,你来说。”
曹节的声音如同冬眠苏醒的蛇一般蜿蜒而出:“陛下,逆臣窦武的头颅原本挂在都亭旗杆示众,然而,昨日竟不翼而飞,连其尸身也一同消失无踪。奴婢猜测,定是那些同党暗中将其殓埋于城外的乱葬岗中。奴婢已派人前去侦查,一旦发现窦武埋骨之处,定要将之挫骨扬灰,以儆效尤。”
“这倒也不必。”刘宏的打断让曹节猝不及防,“窦武虽然罪大恶极,但死者已矣,你这般磋磨也是过了。既是已经入土为安,就随他去吧。”
曹节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刘宏会如此轻易地放过此事,他赶紧调整姿态,低头回应:“陛下仁慈,奴婢自当遵旨。只是,奴婢仍担心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会借此生事,动摇朝廷根基。”
刘宏微微闭目,似乎在思考曹节的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朕明白你的担忧,但朕相信,只要朝廷行正坐端,民心所向,那些小人的阴谋终将不攻自破。你只需加强防范,不必过于紧张。”
“陛下圣明。”曹节躬身道,“只是那偷取窦武尸体之人,实在是藐视陛下,置一己私利于国朝安宁之上,此等行径,绝不能姑息。这些逆贼余孽必须连根拔起,否则如同芒刺在背,夜不能寐。”
“嗯,这事你看着办就行,不必禀报给我了。”刘宏挥挥手,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曹节原本还有一件事要当众宣布,但看皇帝如此表态,他改变了主意,转而说起另一件事:“陛下英明,奴婢还有一个请求。此番窦武陈蕃逆案能够顺利平息,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功不可没。臣恳请陛下授予张奂大司农之职,以示皇恩浩荡,同时也让那些心怀叵测之徒,知晓陛下之公正无私。”
刘宏闻言,目光微微一闪,似乎对曹节的提议有些意外,他并未立即回应,而是沉思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张奂确实有功于朝廷,任命为大司农,倒也合适。就依你所奏,传旨下去,任命张奂为大司农。”
这一决定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朝臣们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自窦武陈蕃死后,公卿以下凡为二人所举者及门生故吏,都免官禁锢。此刻张奂的晋升让他们感到震惊和愤怒。他如今成了曹节的马前卒,成了朝中士人眼中的一根刺,一个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