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一别阿离,悟真一见!
第二十六章,一别阿离,悟真一见! (第2/2页)此恩此情,阿离铭记于心,却不敢再受。
江湖路远,望先生珍重。
阿离,留笔。”
..........
纸张上有着几处晕开的痕迹,像是被泪水浸湿又干后的样子。
江澜攥紧信纸,指节发白。
他猛地起身,却因内伤踉跄了一下,扶住墙壁才得以稳住身形。
他猛然起身,胸口却骤然一痛,踉跄间扶住斑驳的墙壁,才勉强稳住身形。
“阿离?”他低唤一声,嗓音沙哑如砾。
江澜抬头望去,晨雾如纱,山道隐没其中,那抹纤细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
“施主,那位姑娘已经走了。”
一道浑厚的声音忽然在破庙内回荡。
江澜瞳孔一缩,右手瞬间按在了腰间身后的剑柄上,猛地回头——
只见残破的庙门外,一位僧人手持佛珠,缓步踏来。
他约莫三十岁上下,眉目平和僧袍虽旧却纤尘不染。
“施主伤势严重,那女子宁愿以命换命。”僧人轻笑,指尖摩挲着手中佛珠。
“你是何人?”江澜侧身而立,指节紧扣剑柄。
僧人见状,只是摇头轻笑,“贫僧‘悟真’不过一介行脚僧,施主不必戒备。”
“那那位姑娘呢?”江澜剑身出鞘三分,表情严肃的望着眼前之人。
悟真垂眸拨动佛珠,缓声道,“她体质特殊,连贫僧竟也未能看透。不过.......”他略微一停顿,“她用精元为施主疗伤,本已油尽灯枯,贫僧刚好撞见,便顺手为她渡了一口灵气,权当结个善缘。”
“本以为即便保得住性命,也免不了元气大伤从而躺上几月,谁知——”他抬头顺着破庙门望向山道尽头,似有惊叹,“不过几个时辰,她便能行动自如,倒是罕见。”
江澜指腹摩挲着剑柄上的纹路,沉默如铁,“去了何处?”沉默片刻,他嗓音低沉,面色依旧冰冷。
“贫僧不知,只知她于卯时初刻离开。”悟真摇头一笑,“此行本是归乡祭拜故人,却偶遇二位,不过,也亦算是缘分。”
“不过施主也尽可放心,那姑娘留下的东西,贫僧未窥半字。”
江澜闻言,重新将剑送回剑鞘,面色稍有缓和,思虑片刻后,抬眼道,“这位大师,您方才说,是您为她续了灵气?”
悟真朗笑一声,袖袍随风飘动,“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江澜双手合十,躬身行礼,“在下江澜,叨扰大师清修,又耽误您祭奠故人,还劳您为那姑娘续灵气,实在过意不去。"
悟真原本含笑的面容忽地一滞。
他手中转动的佛珠停在指间,苍老的指节微微发白。
“江?”
他的声音忽然低沉了几分,似古井泛起微澜,“施主可是出身江家?”
殿外一阵风过,檐角铜铃轻响,惊起几只栖鸟。
悟真手中的佛珠突然断裂,檀木珠子噼里啪啦散落一地,在地面上弹跳滚动。
他的面容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阴晴不定,那双原本慈悲的眼睛在此刻竟也透露出一丝让江澜读不懂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