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新的斗争与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
168、新的斗争与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 (第1/2页)在第一次带着米哈伊尔的去巴黎的时候,屠格涅夫其实并未想过米哈伊尔的能在巴黎掀起波澜,再加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他走的时候确实有些仓促,以至于连一些证据都未能带回来,由此还度过了一段被人怀疑所说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的日子。
但像这次的话,屠格涅夫的经济状况还算良好,在巴黎的文学圈子里混得也可谓是越来越如鱼得水,因此比起上一次,这一次的屠格涅夫可谓是不紧不慢,并且为回国之后应该怎么证明自己做足了准备。
不过像这样的准备肯定需要一点时间,毕竟米哈伊尔的那部《八十天环游世界》还未来到最为精彩的情节,而屠格涅夫则是准备至少待到这部连载完出了单行本再说。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八十天环游世界》的读者无疑是越来越多,除了在这年头极为稀缺的“科幻”成分以外,这部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冒险。
对于连载看多了的巴黎人来说,冒险故事什么的并不稀奇,但像这种在全球展开的冒险故事,在这年头无疑是头一遭,除却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等地方的风土人情让这年头的巴黎人看得一愣一愣的以外,主人公福格的冷静和对时间的精准把握,无疑也是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以至于在讨论中,有些地道的巴黎人口中竟然都能说出这样的话:
“上帝啊,虽然这个英国佬跟机械一样无趣,但在有些地方,我还真是有点喜欢上他了。”
而比起别的地方,巴黎的连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便是每天都能看到新的东西,正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追读的人群当中的时候,就在巴黎的某一处,一个年纪不大却留着茂密的胡须的男人,在看完这一期报纸上连载的内容之后,既感到新奇,同时又感到些许遗憾。
新奇在这部连载确实让他看到了一些新的可能,遗憾之处则是就在前几天,巴黎的警察已经闯进他跟他家人的居所,并且宣布了对他的驱逐令。
就在这几天,他们一家人马上就要离开巴黎,被迫迁居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对于这样的事情,尽管他一开始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等真正发生的时候,无疑是让人如此的手忙脚乱。
唯一值得庆幸的点在于,偏偏就在这样艰难的时刻,他们一家却收到了一笔陌生的援助,这笔援助来得实在是突然,以至于最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这是他哪位亲戚或者朋友寄来的。
但在看到那封署名为“米哈伊尔”的信时,他便知道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但问题在于米哈伊尔这个典型的俄国名字在俄国是那么的普遍,仅仅根据这个落款,他一时之间还真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又认识了这么一位同志。
这笔援助数额确实不小,某种意义上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但是当下这样的境况,已经由不得他仔细追寻,于是他只能是暂时留下了这封信件,准备等之后安定下来了再好好想想。
不过就在放下报纸的那一刻,看着作者姓名那一栏的一长串名字,他突然莫名地就把这两个应该是不同的人给联系在了一起,毕竟在这部当中,对于英国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隐晦批评几乎时不时地就要冒出来几句,而对于有些东西的批判,恰恰也正是他所赞同的。
在为这样的想法惊奇了好一会儿后,他便重新站了起来,一想到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他原本松弛了一些的神情无疑又凝重了起来,合上报纸之后,这位有着宽阔的额头和正逐渐茂密起来的胡须的二十七岁青年人,便朝着他接下来的目的地走去。
于他而言,新的斗争,无疑已经开始了。
当巴黎这座革命老区一如既往地风起云涌的时候,位于圣彼得堡的米哈伊尔,除了正常的上学和生活以外,最近这些天倒是在忙活一些新技能,简而言之,正在学着弹弹钢琴。
对于这年头的俄国贵族来说,钢琴同法语一样,往往是贵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够弹奏钢琴则是“文明开化”和属于上流社会的重要标志。拥有一架精美的进口钢琴本身就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应用到日常上的话,像是家庭音乐晚会,差不多就是贵族家庭会举办小型、私密的晚会,邀请亲友,在这种场合,家庭成员尤其是女儿会和宾客中的音乐爱好者共同演奏钢琴。
而在更大型、更正式的贵族或文艺沙龙中,音乐也是重要环节。除了专业作曲家表演,有才华的贵族业余爱好者无论男女都会被邀请演奏,展示其修养和技艺。
不过像米哈伊尔这种地道的平民子弟显然并没有这种技术,但出于一些比较现实的考虑,米哈伊尔在暂时闲下来了之后确实就有了学一学的想法。
毕竟在接下来的欧洲之旅,如果他想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名声更响亮一点,那无疑是表现得越出色越好,钢琴的话算是其中一环,不一定用得上,但确实可以准备准备。
但由于手头上的钱之前花了很多,再买一架钢琴实在是费劲,米哈伊尔索性是麻烦了一下自己的老朋友帕纳耶夫,有空了就去他家里练练手,至于从哪给自己找个老师,米哈伊尔只是稍微提了一下,对米哈伊尔的人品素来称赞不已的帕纳耶娃便主动揽下来了这件事,准备先交给米哈伊尔一些基础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头俄国贵族们的钢琴水平普遍良好,但大多数也只是高水平的业余爱好者,而贵族女性在这方面水平普遍较高,些甚至能达到很高的艺术造诣。
而虽然米哈伊尔在帕纳耶夫家可谓是连吃带拿,还要麻烦帕纳耶娃,但帕纳耶夫依旧非常欢迎米哈伊尔的到来,毕竟作为一个都能接受好兄弟涅克拉索夫跟自己老婆恋情的心胸非常宽广的男人,像米哈伊尔这点小事根本就不算什么。
都哥们!
除此之外,另一件事也真是让帕纳耶夫觉得有意思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